【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淡水河的繁茂榮光,帶給市民無限的遐思,淡水河的沒落敗壞,也激起了民眾的多少忿慨。前幾天一場大雨之後,淡水河漂起偌大面積的死魚,沿岸居民顯得觸目驚心,積恨難平。被視為「母親河」的淡水河,皆成為歷任台北市長整治淡水河的競選政見主軸,從「軸線翻轉 西東平衡」到「淡水河堤的曼哈頓」等等訴求,卻無法改變淡水河向下沉淪的宿命。
在地紮根的大同區國順里里長陳穎慧,數十年來見證了淡水河的風華,也目睹了淡水河由盛而衰的結果,感慨、悲傷與無奈,依畔在美麗的城市的人文豐采,讓淡水河在雙北的生活留駐寫下新的一頁。陳穎慧里長多次多次帶領里民的官方訴求、陳情、抗爭與爭取地方建設,更加突顯政府處事疑似卸責與官員默視心態之嫌,淡水河要恢復往日風華與榮景,可謂漫漫長路。
陳穎慧里長認為淡水河長年未清淤泥,加上工業廢水排入而導致水質污染,這次的河面大面積死魚事件,台北市水利處及環保局卻認為是缺氧,此一說法被當地居民認定是為此事件卸責,當新店溪、大安溪因下大雨而遭人惡意傾倒廢水,對淡水河的生態系統帶來嚴重的破壞。陳穎慧說,淡水河流經台北與新北兩市,整治淡水河是兩市所面臨的問題,更是共同的責任,雙北協力下中央需介入處理,像是韓國的漢江、日本的多摩川,甚至台中的綠川,都是政府介入河川整治的成功例子,為何我們引以為傲的淡水河卻因政府單位的急功近利,不願碰觸長期治水工程,使得淡水河整治淪為口號,損失的是民眾的生活權益。
早期的建成、延平與大同三區可謂台北的人文薈萃寶地,三區合併後的大同區也因臨近淡水河所帶來的商貿繁榮與文化興盛,受到民眾的青睞。曾擔任過一屆國順里里長的施木彬,也是現任里長陳穎慧的先生,他經歷了淡水河數十年由盛而衰的過程與歲月,他認為台北市都市更新與發展東移,政府沒有周延的考慮與規畫,光是淡水河的整治與水質檢驗就看不出有什麽績效,其他人行道更新、都更改建、淡水洲美橋延伸施工遭阻斷、河提入口規畫與設碑立意的否定等地方建設,要讓商圈隨著政策的落實而繁華,確實有力猶未逮之感。
除此之外,陳穎慧里長爭取打開的國順疏散門重新整修後,備顯美侖美奐,城牆門簷上特別以磁磚砌成當地一級古蹟「紅毛樓」的圖照,讓人們有思古之幽情感覺,加上建議水利處美化台北大橋至敦煌碼頭段的自行車道/人行步道,近日完工後,拓寬路面人車分道,河畔七彩水泥座椅彩繪,疏散門外增加觀景台上賞景,遠眺群山,近看對岸新北市高樓大廈,觀賞夕陽美景大河入海流,確是人生一大享受。水利處另項德政則是在堤外台北橋至敦煌碼頭段之道路拓寬,去除堤防邊的花台增加一條人行步道,讓道路兩邊都有人行步道,讓人車完全分道,增加人車的安全。現在部分路段(國順疏散門南面路段)已經陸續完工鋪好柏油路面及路面標線,景觀煥然一新。
迪化街二段146巷間計劃道路是國順里極為重要的道路建設工程,從民族西路至昌吉街分四個階段拓寬興建,里長任內歷時20多年,目前進行的是第四階段、最重要的、也是最後階段的工程,預計明年可順利完成。至於疏散門旁立碑或立牌的目的是什麼?陳穎慧里長說,該立碑建設是為了讓民眾生活更便利,立碑讓人民 了解政府施政的用心,並彰顯施工的效益。同時,建設融合當地歷史文化,古蹟照片成為打卡景點,前人步履立碑誌文讓後人得以追尋留念。
陳穎慧里長強調,臺灣可以數得出來的河只有六條,其他都叫溪,淡水河屬於一級河川,污水排放問題, 費用分攤應該由中央管理 ,臺北市和新北市限於能力經費互相談不攏,中央接手這樣淡水河才會有生機。20年前她所訴求的「河邊春夢 舊城新生」目標,至今仍在邁步向前努力推進,依渭在淡水河邊上的大同區國順里與社區大地,在地方生態與人文環境交互美化呈現下,政府要能以地方創生的政策導引,翻轉都會軸線,再創西區風華,國順里在陳穎慧里長與施木彬前里長的攜手打造下,將在可見的未來帶給里民、市民及民眾新的願景,舊城的新生,命運的轉變,堅持到底,捨我其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