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著名編舞家皮歇.克朗淳《NO.60》 突破傳統創新箜舞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享譽國際的泰國當代編舞家皮歇.克朗淳(Pichet Klunchun),以二十年的時間研究泰國傳統舞蹈箜舞(khon),在既有59個標準動作外,創建第60號,並在本屆臺北藝術節帶來全新作品《No. 60》,在傳統與創新的糾結下,他將箜舞轉化成創新當代的表現,以合舞之姿展現了傳承與世代的交流,也讓舞者的自我更加鮮活了起來,舞蹈更有了新面貌,令人深深著迷。

▲著名編舞家皮歇.克朗淳帶來全新作品《NO.60》。(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表示,箜舞是自14世紀大城王國(Ayutthaya Kingdom)傳承下來的傳統面具歌舞劇,由男人、女人、夜叉及猴子四個角色所構成,所有舞者都是男性,結合音樂、聲樂、文學、舞蹈、儀式和手工技藝,在2018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箜舞有不容質疑的訓練教規與意識型態,所有動作都有嚴格規定,舞者必須以強記死背的方式,複製59個動作直到分毫不差的完美狀態。

皮歇指出,他自2015年開始分析箜舞,注意這些動作怎麼生成,拆解59個基本動作與服裝系統,將動作分類6大元素,並以手繪的舞譜和筆記紀錄,在《NO.60》中,重組各元素,讓在舞者演繹這些動作的過程中,靈活展現這些元素。

▲《NO.60》以男女合舞之姿,互相交流,激發創意。(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2001年,他申請到獎學金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進修,「當時,我在課堂上表演箜舞,老師直誇舞蹈很棒,但卻問我,你自己的舞蹈呢?至今我依然記得這句話。」因此「我是誰?」、「我的舞是什麼?」,這些皮歇對自身所發出的疑問,成為《NO. 60》創作契機,也呈現了今日與眾不同的新箜舞。

皮歇強調,雖然作品命名《NO.60》,但其實沒有第60號動作,而是整個作品及創作想呈現幾種想法,包含心靈和身體的自由與解放、更了解自己與發現藝術的美,以及挑戰自我,讓自己去接受新的事物,然後內化成自己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此作品打破傳統舞蹈的師生關係,每個舞者都是平等的,彼此互相交流,激發創作。

▲《NO.60》賦予舞者與舞蹈「自由」,將箜舞重建為有生命的表演。(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No. 60》由皮歇和女舞者孔坎.朗莎旺(Kornkarn Rungsawang)擔綱表演,演出前半段的舞台設計極簡,在傳統樂器的伴奏音樂聲中,企圖探問箜舞嚴格的動作和教規。進入後半段,轉而運用快節拍的音樂,音樂一方面主導動作進行,一方面又被舞蹈所塑造,舞者從平衡、對稱的舞蹈動作轉成即興呈現,凸顯個人的詮釋和個性,瓦解箜舞傳承百年的舞蹈姿勢與動作教規。

與其他從小學習箜舞的舞者不同,皮歇16歲才接受箜舞的訓練。他師從泰國箜舞大師之一柴佑.庫馬尼(Chaiyot Khummanee),獲得古典泰國舞蹈專業的學位,並從傳統舞蹈跨入當代,展開跨國合作,創立泰國第一個當代舞團,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泰國舞者。在過去的十五年間,皮歇因致力「箜舞當代化」而在泰國國內遭受不少非議。然而,他持續國際合作,參與北美、亞洲與歐洲各地的表演藝術節,得到國際肯定,曾獲得法國藝術文化獎及美國洛克斐勒三世大獎。

▲「我是誰?」、「我的舞是什麼?」,這些疑問成為《NO. 60》創作契機。(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NO.60》從傳統出發,在開創新局的企圖下,重新思考傳統,賦予傳統舞者與舞蹈「自由」,將箜舞重建為有生命的表演。皮歇表示,傳統箜舞是表演給神看的,舞者要融入角色、捨棄自我,而當代舞蹈是給觀眾看的,舞者要展現自我,融入舞台。當傳統舞者不再只是遵從既定程序,而是每個動作、姿勢注入自己的想法,那麼傳統與當代就會接軌,舞蹈也就有了全新面貌。

《NO.60》,一場國際級的精彩表演,8月8、9日在臺北市公館的水源劇場演出2場。

▲▼《NO. 60》。(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