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漢字在中華文化五千年歷史脈絡中,一直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它不但使長久文化歷久彌新,其本身也始終充滿創新的能量及動力,使漢字不但是書寫工具,更是藝術與美的象徵。
2022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由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與大陸中國藝術研究院共同主辦,展覽方面有匯集兩岸200位名家的書法篆刻展、青年與少年的漢字藝術創作展,以及27個書學會團體所舉辦的漢字藝術嘉年華,主辦單位透過靜態的展示與體驗實作的推廣,拉近民眾與書篆團體的距離,以激發民眾重新燃起漢字書寫的熱情。


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協會理事長楊旭堂指出,臺灣書法文化興盛,除學校提供基礎書法教育之外,書法社團對於書法藝術的延續及推廣功不可沒,為展現漢字藝術的多元面貎以及書會的推動成果,主辦單位今年特別擴大規模,豐富內容與動靜紛呈,將書體創作的層次從教育學習漢字書寫為出發,期許書會社團也從書體文字延伸至相關篆刻印體、拓碑、書藝應用與工具的使用,讓民眾能體驗書法天地的博大精深。
「兩岸名家書法篆刻展」多達200位兩岸藝術家各展身手,共同以「宋詞」之名言佳句作為創作內容,藉由筆墨、刻刀展露對宋代詞人的崇敬之意。國父紀念館博愛藝廊展出的「名家書法展」邀請到歐豪年、連勝彥、林隆達、杜忠誥、管峻、楊濤等百位知名書法家聯袂登場,兩岸書家藉由書作展現出或穩重或輕盈或狂放的多樣創作,厚實功力盡顯無遺。文華軒「名家篆刻展」展出薛平南、陳宏勉、駱芃芃、蘇士澍等兩岸各50位在篆刻界具代表性的名家作品,篆刻名家從方寸出發,展現出恢弘多樣的迷人風貌,印面佈局各有巧妙,值得細細品味。


今年的漢字藝術嘉年華活動邀請全台27個歷史悠久、積極推廣書法篆刻藝術的學協會共襄盛舉,於迴廊規劃活動攤位,除了靜態作品展示外,每個書會更規劃多項精彩的互動體驗課程,包括有毛筆製作教學、製墨示範、刻印教學、拓碑體驗以及多項漢字親子互動遊戲。此外主辦單位更舉辦大地揮亳活動,邀請近20位書法名家輪番上陣,展現名家瀚墨風範。讓民眾瞭解書法不只是靜態書寫和欣賞,更可以近距離體驗漢字魅力,以體會漢字藝術,讓中華文化的漢字文化推廣與藝術體悟,呈現最大預期效益,是此活動的至高意義。


相關連結:漢字文化 兩岸飄香 名家翰墨風範流傳 多元活動大放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