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述 / 張炳煌】
台灣的學校書法教學,因為不列入正式課程,在沒有教育綱領指導下,只能從引起興趣、家長認同的基本條件下著手。除非家長送到校外的專班學習,否則學校是無法按部就班,用很多的課和時間來進行施教。於是如何提升興趣,容易表現書法的學習成就和樂趣,就成了極力推動者的要務。
所幸台灣雖然官方教育並不重視,但是民間卻是相對積極,許多書法比賽,總不會漏了學生組,給予獲獎名次、獎金、獎品等等。像高雄天文宮辦理書法比賽,已經連續52屆,並以學生參與者為主力。可惜參與者還是以實際在進行書法教學的校外老師的學生為大宗,其他就是家長熱心培育的零星參加者。所以各種比賽,往往可以看到參加者老是同一批人,幾乎很難有新的大批學生參加。
從台灣的這些現象中,如果我們在學習工具上、作品表現上,還有對小朋友的成長能有幫助的一些科學論證,來強化學習書法對學生的優點,應有正面的幫助。例如曾志朗前部長就曾在國際期刊上發表漢字書寫對於腦知能成長有絕對的幫助。書法推動者還得找出更多強有力的學習誘因,或許容易獲得認同,先打動家長及老師的心,才能有所成效。
至於一般的學習者,可能想要學習的層次和內容更為寬廣,和小學生的文字教育不同。而是如何在基礎運筆及文字構造上有了相對的認識後,可以尋求自己的喜愛,找出一條想要學習的方向,畢竟這時代不是從前的科舉時代,必須要有很好的文字書寫能力,才能在科舉上博得功名。學習書法的目的已經很少只是希望把字給寫好,要求的面向更多。
以我的教學經驗,也不需分得很細,大體是專業式的學習及才藝式的學習,這兩者有絕對的差異。專業式學習最標準的應是在大學的專業科系,像在台灣的藝術大學的書畫學系,或是中國有二百多所大學設有書法專業的學系或研究所,甚至多所學校有博士課程。日本大學有書法專業系,較著名的像大東文化大學,甚至日本的高中,有多所學校設有書法專業班,學生在三年高中就是學習書法。韓國則是大學中設有專業學系,像圓光大學,從前大學的書法系數量很多,但是越來越嚴重的去中國化的事實,已有減少的跡象。
除了學校的正規書法教育外,一般民間的學習者,大概就是依自己的意思去尋求老師學習,但因各種原因並不容易持續,更多的人是打游擊式的學習,效果有限。主要應是台灣缺乏有系統教學的機制,大多是由書法家作為老師,按照自己的方法進行,學習者覺得不合適或有其他原因就中斷,要延續學習並不容易。畢竟書法家並不一定就是書法教育家,兩者是有差異,所以淡江大學每年暑假會舉辦書法教學研究會,讓有書法基礎者參與,經過考試,取得適任資格,已經辦了27年,效果顯著。
師徒制的教學,在技藝的職人授徒非常合適,然而書法所牽涉面甚廣,不同字體、風格、形式多樣的作品表現,名堂甚多,一位老師並不容易滿足學習者的需求,所以容易讓學生改換學習內容。如果是已有基礎,對書法有相當程度的認識,他可以理解老師的深度,可以學取自己的需求,否則並不容易讓學生持續跟隨老師學習。
所以現在的推廣途徑上,似乎應有社會教學的機構,由民間來承作,用現代化的工具,例如可以線上學習,少卻路途奔波,甚至像現在的疫情影響,無法到教室聆聽,使用的教材可以適應3C的載具。也須將學習的年齡層次降低;以往我們為著讓書法活動看起來蓬勃,有很多人參與的盛況,往往只顧慮到年長者的學習生態,這樣或許讓年紀較輕的有意者卻步。使用時代的工具、現代的語言來進行推廣教學,應該是現在書法教學推動者,一展身手的好時機。(全文完)
(本文作者張炳煌,知名書法家,現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暨文錙藝術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