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與德國圖賓根形體劇團(figuren theater tübingen)共同製作的偶戲新作《穿越真實的邊界》, 4月17日、18日於臺中國家歌劇院首演。該劇不拘媒介形式,發揮創意玩轉日常材質、形塑多類型懸絲偶,並運用劇場燈光與投影營造如夢境的神祕氛圍,創造無限想像空間,讓想像力賦予物件生命力。
籌備3年的奇幻偶戲《穿越真實的邊界》融合東西方對神妖鬼怪的多種想像,透過戲偶描繪現代人生活、工作的壓力、煩惱,而戲偶也不必然有口眼具體形貌,舉凡花草植物、軟硬塑料、報紙廢材等質材都被運用在戲偶的形塑,賦予全新身分,展現「所有物件都能成為戲偶」的觀點。
無獨有偶藝術總監鄭嘉音深受德國懸絲偶大師亞伯特.羅瑟(Albrecht Roser)啟發,認為每個戲偶都有自己的生命與靈魂,需要仔細聆聽每個材質的聲音,再透過塑形、操偶、說出戲偶心聲,這也正是劇團一直以來秉持的信念──「無物不成偶」。
該劇由六個不同角色故事交織而成:想像自己上太空拯救地球的家庭主婦、沉溺夢境與性別認同掙扎的打工族、害怕社交而與植物對話的尷尬小孩、因好友山難而飽受心魔糾纏的運動員、在意自己外表與他人評論的女主播、試圖重建世界秩序的清潔工,這些角色的塑造都是在排練過程中由演員發想而成。
鄭嘉音表示,該劇踩在現實跟想像的界線中間,演員在劇中有各自的命題,這些生命故事會與戲偶呈現交織在一起,具象轉換而成的怪奇魔神仔、夢幻水母、異形深海獸類等多型態怪獸戲偶,將隨角色交替出現,帶領觀眾一起進入跨時空的未知旅程。
成立至今已21年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擅長以創意形式勾勒作品,在宜蘭成立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經常邀請國內外藝術家駐村交流、實驗與創作。與波蘭羅登市立大眾劇院合作的親子偶戲《夜鶯》,便是以立體紙雕結合中國傳統杖頭偶,以東方美學重新詮釋安徒生童話故事,2017年在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門票銷售一空。
對德國圖賓根形體劇團而言,任何物件都可能成為「有獨特語彙」的戲偶。他們的風格暗黑詭譎、充滿意象夢境,藝術總監法蘭克.索恩樂(Frank Soehnle)在2011年就曾受無獨有偶邀請,於臺北及臺南演出經典單人偶戲《飛跳.詠嘆調》(Salto.Lamento);此次與鄭嘉音共同擔任導演,臺德團隊攜手完成全新作品。因為疫情關係無法親自來臺的索恩樂透過網路分享:「偶戲可說是現存最古老的戲劇形式,比起文字為主的劇場作品,更能與世界產生連結。」鄭嘉音透露,戲中藏有很多訊息,它可能透過燈光與戲偶的轉變,帶來不同的解釋與聯想,這也是觀賞的樂趣所在。
購票請上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售票平台:https://wenk.in/ntt07tx9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