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地保存珍貴性 《阿祖上學去》開展 從文物讀出桃園大溪的教育故事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大溪民間蘊藏豐富的常民文化,無論是習俗或是物件,都能透過脈絡的整理,說出一段段精彩的故事。今年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下稱「木博館」)推廣「現地保存」主題加入「教育」,與大溪四間國小合作,發現許多大溪教育史資料與物件。這些學校資料,結合木博館近年來於中央路全昌堂調查累積的成果,在11月10日於大溪中山路28號開展的《阿祖上學去──上街全昌堂與大溪人的求學之途》現地保存小型成果展可以完整看到,十分難得。

更有意義的是,所蒐羅的這批求學資料,推算起來都是今人的父祖長輩,工作團隊邀請父祖輩曾就讀於內柵國小的民眾,經驗證與被查詢者為二等親身份後,可在展場向工作人員提出檢索申請,尋找先人的學籍資料。民眾能透過這具有歷史教育意義的展覽,瞭解現地保存的工作方法,感受到自己也能參與、投入豐富大溪常民文化內涵的行動。

▲《阿祖上學去》顯示現地保存的重要性。(圖/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2018年木博館與在地居民合作推廣「現地保存」觀念,希望居民重視自家的物件、從中挖掘屬於大溪的故事,並藉由專業團隊資源的加入,一起找尋、整理具有歷史意義的物件,透過調查、保存及策展的過程,將物件的故事整理及串聯、分享,也期待這些收藏在各家現地生活現場的物件,可透過策展吸引更多街坊的共鳴,願意後續加入現地保存的行動,自發累積與書寫多元的大溪故事。

在《阿祖上學去──上街全昌堂與大溪人的求學之途》現地保存小型成果展,包括木博館與大溪、內柵、百吉、中興等四間國小合作,發現許多大溪教育史的資料與物件,其中以日治時期的學籍資料為主,見證近百年前大溪人的學生生涯,再加上木博館於中央路全昌堂(包含齒科及中醫)調查累積的成果,內容包含教科書、聯絡簿、畢業紀念冊等,與校園經驗息息相關的文物,不僅喚起民眾的共鳴,看見百年前現代教育發展的過程,並可對照自己的教育經驗,進行自身物件的發掘與整理。

▲全昌堂屋主林興和的惜物,充實大溪地方學的內涵,也讓家族故事能代代相傳。(圖/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出外求學」也是許多大溪人人生中的重要經歷:全昌堂屋主林興和的父親林長茂,日治時期為大溪史上首批錄取新竹中學的學生之一,畢業後負笈日本大學專門部齒科,期間累積許多學涯紀錄,包括課本、各時期的名片、學生手冊、入學請願書等,展現了大溪人追求中、高等教育、出外打拼的生命軌跡。其親屬後代至今仍有從醫者,成為地方難得佳話,也因為林興和的惜物,讓這些故事得與世人分享,更透過現地保存梳理地方文物,充實大溪學地方學的內涵,除了發掘文物的迷人之處,也讓地方家族故事能代代相傳。《阿祖上學去》展期從11月10日至12月20日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