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揚蓁/採訪報導】
二十一世紀面臨糧食危機,國際間皆致力於開發兼具發展糧食系統與永續生態的城市,柯文哲市長於104年政策白皮書提出將臺北市打造成田園城市之目標,透過由下而上的民眾參與方式經營管理田園基地,除讓民眾親自動手栽植、採收農作物,體驗都市農夫樂趣外,並瞭解有機種植對維持環境永續的重要性。至今邁入第7年,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參與園圃高達26萬人次,闢建田園基地總面積超過21萬平方公尺,打造743處田園基地,成果斐然。
臺北市地狹人稠,為克服都市空間不足之困境,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自104年起以由公而私的概念於公有建物屋頂建置示範農園,並鼓勵公家機關及社區里辦民眾,自行創意發想建置,在公家機關、社區公共空間及屋頂閒置空間種植蔬菜及香草等植物,利用可食地景改造空間美感並凝聚社區共識,增加都市中可耕作面積及社區交流空間,建構出友善的田園城市。屋頂綠化是全世界都市生態發展的趨勢,屋頂菜園更結合了食農教育、動手耕作的意義,是連結都市與農耕、自然環境的好方法。
為擴大建置效益,並使更多公家機關及社區里辦民眾都能輕鬆參與,北市產業局不僅提供社區園圃補助計畫照顧在地社區建置,更透過公有示範農園計畫協助公家機關屋頂進行建置,亦加值同步針對公家機關平地進行設計規劃並開放在地里民認養,成為附近國中小學推廣食農教育的最佳場所,不僅能活絡社區亦能將多餘的蔬果分享給需要幫助的人。
北市信義區里長透過108年及109年參與式預算提案-「設置有機食農教育園區基地」,於110年定案,產業局預計111年農曆春耕前,完成有機食農教育示範基地整地,再交由當地社區接手翻耕插秧。本市稻米主要生產地以北投區關渡為主,未來在北市信義區市中心「有機食農教育示範基地」將作為稻米生產的實驗基地,除可增加都市綠地並調節降溫,亦可發揮社區營造功能,更可作為本市中小學辦理校外教學或食農體驗的循環與永續農業示範區,建構另一種都市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