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線電視節目疲軟時正是MOD崛起反攻的時刻

當有線電視節目疲軟時

正是MOD崛起反攻的時刻

黃海星/採訪報導

另類有線電視MOD正在蓬勃發展中,十多年前當有線已是媒體的寵兒之時,MOD才剛起步,加上當時寬頻的科技尚未成熟,我們電腦中的MOD形象,是時而斷訊、時而慢跑,完全缺少電視螢幕的連貫性,而節目更是失去對觀眾的應有的吸引力,結果是大家都不把它當回事,也把它給澈底忘了!

MOD最大的優勢在於沒有負面形象

正由於大眾忘了MOD的存在,所以也就沒有太負面的形象,不像今日的情況大家對於有線電視已經到了無可忍受地步,不但節目水準江河日下,頻道雖多,卻儘是些垃圾頻道,而數不清重播了多少次的節目,仍然在重播,可說已經到了厭惡的程度,因此,這將是MOD崛起的時刻,如果這個時候,MOD能加強節目的內容,引進較新穎的頻道種類,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空隙,MOD好比一張白紙,可畫上觀眾任意想要的東西,而有線節目卻像一塊污泥積存在收視者心目中的是壞的一面,很難完全消除,這就是MOD佔便宜的地方。

我們觀賞一部電影,或者看連續劇,往往前面的劇情或前2集的好壞,就決定了該劇的運命,是腰斬還是續拍,那麼我們收視節目也是沿襲這種習慣,因此,對於面對零形象的MOD,反而是一種有利的局面,不知MOD主事者有覺察到這點嗎?

中華電信依約採取MOD斷訊行為,引起頻道商强烈不滿。

中華電信資金雄厚有利於競爭

雖說今天台灣的系統台大部為外國財團所掌控,但仍然有1/3是由老業者在獨立經營,對於財務的調度,節目的預購設備的更新,在在需要資金的擲注,而這點對於MOD來說,是輕而易舉的。

熱門的頻道:NBA、HBO綜合版、Show Time、ESPN等等,每年的版權費動輒以億起跳,如果MOD為了搶佔市場,以獨家轉播取得獨家播映權的話,那麼有線電視便立刻居於下風,任人宰割!

在國外,有些國家是有這種情況發生的,MOD當局會不會這樣做,我們不知道,但在以商言商的立場,是無可厚非的。

除了資金外,中華電信在工程技術上,也較現有的有線電視業者,更為專業與成熟,這也算是MOD的一項資產吧!

MOD是最大缺點在於缺乏節目人才

MOD本身也有它的致命傷之處,據我們長期觀察結果,MOD是缺少節目的製播人才以及營運管理人才,所以如今呈現的節目水準參差不齊,零零落落,難登大雅之堂。

中華電信如今是由鄭優擔任董事長,他曾任台視總經理,應該較有經驗,問題是他會不會為了MOD的起飛而得罪有線業者,還有如果他碰到了來自上層的壓力,會不會屈服放棄,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MOD平台上的頻道節目,已呈現數位化的質量,用4k電視收看更具質感。

可行的幾項崛起策略

積極培育人才:

  另類有線電線系統台,當MOD光靠收買頻播放,或引進國外資優節目,是不夠的,像大陸的電視節目近年來突飛猛進,靠的就是自己培養出一批出色的節目製播者,才能真正勝出,所以,MOD也要刻不容緩地培育人才,才是MOD真正的資本,台灣現在面臨許多人才無處去,因為頻道商幾乎個個如此,受限於收入有限,不敢砸大錢製播好節目,使得空有人才在打轉。

網羅具知名度者參與製播:

培育人才,可能高知名度者加入陣容,也是辦法之一,大陸的「中國好聲音」為何每集都要邀請名導師參與就是這個道理,MOD想在短時間內一躍而起,這似乎是唯一可行之路,不管是主持人、主播、演員或編導都不妨一試。

調整收費價格:

充實節目,在在需要收支平衡,才能持久,如果MOD能打破目前的收費標準(約100元每戶)而調高到有訓電視的半價,那麼對有線業者是絕對有威脅的。

收購國外資優頻道播出:

據我所知,國外有某些頻道,在國內是看不到的,MOD不妨大膽地引進少數,看看市場的反映如何?這其中原因,可能是喊價有高,業者難以支應,其實,這也要怪罪有線業者,誰叫你們播放一百多個頻道,這樣版權費分散了,廣告也稀釋了,當然收不回成本,假如今天全國有線業者祇推出40個頻道,錢不就夠花了吧!

今天有線付費與廣告頻道必須分割,市場之所以混亂,便是沒有分清楚那一個頻道可播的,那一個頻道是付費的,嚴重違反了有線電視法規範。

假如MOD能做到付費與廣告頻道分開,那MOD的前途必然可期可待,其實MOD本身祇要推出廿個廣告頻道個個都很精緻,且具有吸引力,而付費頻道擺在後面,多少都無所謂。

總之,在競爭時期,MOD必然要收費,在有限之下以低價位盯住市場,轉移觀眾的收視習慣,那就大功告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