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茶行盛衰 西螺女傑風華–環境場劇「西螺女兒」再現女性生活史

【特約撰述 / 郎亞玲】

「西螺女兒」是一齣非常特別的戲,首先,整齣戲80分鐘,竟然全在一棟百年老宅呈現;其二,幕前到幕後的靈魂人物都是女性。這一齣醞釀了超過三年的戲,究竟背後的推手是誰呢?

演出的地點「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前身是「捷發乾記茶莊」,位於西螺鎮舊市區,也是歷史性建築集中的地段,巴洛克、台閩、和洋混合風格的街屋錯落矗立。創始人許金是福建省泉州人,生於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青壯年時渡海來台,落腳西螺,開始經營茶行,兼賣文房四寶、洋紙、四書五經等。後協助親友創業,分別在台中、嘉義、斗六、虎尾、大林等地,均以「許捷發茶莊」為商號。後因老街沒落,經濟蕭條,茶莊生意於民國78年結束。後代子孫基於保護文化資產,乃無償提供「螺陽文教基金會」空間使用,推動西螺文化藝術各項活動計畫,今年更設立了「雲林縣平原社區大學」,開設各種文化傳承之相關課程。

▲「捷發乾記茶莊」以戲劇呈現當年榮景。(圖/螺陽文教基金會提供)

既是董事長又是校長的何美慧女士,為西螺社區營造、老街再生、文創開發與藝文推廣舵手,已經努力了將近三十年。自102年與頑石劇團合作推出「大橋風華-李應鏜的故事」獲得廣大迴響後,她一直構思著下一部戲的內容。但「西螺女兒」一劇誕生的過程,又比前齣戲更加曲折感人。何美慧憶起三年前邀請西螺繪本小說家馬哈(廖美華)女士,著手寫作小說「西螺女兒」的動機:「歷史成就的幾乎都是男性,我帶著些許的不服氣,想讓西螺女性有一個發聲的機會……….本書希望讓這些曾經存在於西螺街上的堅毅女性事蹟,能有被看到的機會」。馬哈接下重任,立刻收集文史資料,積極構思,夙興夜寐,振筆疾書,在兩個多月內完成並出版了這部中篇小說,以「捷發乾記茶莊」為歷史場景的戲劇故事線因此完成。

▲「西螺女兒」繪本和戲劇演出節目單。(圖/螺陽文教基金會提供)

疫情蔓延的2020,基金會和社區大學的藝文推廣未曾稍歇,何美慧號召基金會同仁、志工,社區大學學員、駐點藝術家,展開戲劇工作坊集訓和演出計畫。劇本由虎科大實習生廖珮妤依據小說結構情節分場,女性角色除了茶行老闆許金其妻趙雀,其女許梅,台獨統領廖文毅的母親陳明鏡,又加入台灣知名女畫家張李德和、李應鏜夫人陳勸及其他虛構人物,讓貫穿一甲子的西螺女性身影,生動活潑地重現在觀眾面前。誠如何美慧所說:「歷史不只是history他的故事;女人對社會發展也產生很重要的力量。」身為土生土長的西螺女兒與媳婦,她也投身演出,擔任陳明鏡女士一角,從年輕演到老,經歷了生活顛沛、白色恐怖、喪子之痛與家道中落的人生風景,令人感同身受、不勝唏噓。

▲幾位女性角色的對手戲。(圖/螺陽文教基金會提供)

茶莊的建築結構呈現了日治時期,建築結合商業空間與家居的特殊性。壁面、天井、欄干、家徽… 處處精緻優美,線條簡潔流暢,顯露屋主的大器風範。老屋前棟三層,中間一層,後棟二層,三進中間有兩處天井。每一個空間的分割,恰巧可做為場景與時間的分割和動線的轉換;在女主角許梅悠悠的旁白引導下,觀眾緩步穿梭於往昔之時光隧道,或陷入橫跨百年的歷史事件,或和沉醉在交織著喜、怒、哀、樂的生活日常之中。這類似「環境劇場」的演出方式,觀眾並沒有固定的座位,而是以遊走性的觀看方式,選擇視角與觀看對象。不同於一般劇場,被動地接受既定的演出情境,而是朝向具有主動參與感的現場體驗,目的是在觀賞的過程中,不期然地將傳統建築的各項美學元素具體而微地展現出來。也就是讓老屋的生命力,經由角色人物的介入、劇情的變化發展立體活化起來。換言之,這才是維修古蹟歷史建築最終的目標-不是硬體的保存而已,更重要的是一種召喚,召喚歷史的情感,讓當代的人能與昔時的人物事件一一連結、對話。

▲戲劇演出中,觀眾聚集於天井。(圖/螺陽文教基金會提供)

雖然演員都是素人,但也各具才藝,特別是傳統音樂部分,駐點雕刻家宋家慶擅長南管琵琶和洞簫,演張李德和的蔡文潔擅柳琴,擅布袋戲的李溪圳拉胡琴,換場無幕可下,就是依靠著現場演奏轉場,亦同步轉換情緒。社區總是臥虎藏龍,戲劇是綜合性藝術,各種人才匯集,都可以在幕前幕後大展身手。雖然演員聲音表現有待加強,但整體而言,的確是一部耐人咀嚼的好戲,相信未來,西螺一定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歷史素材,讓我們重溫歷史的深度和人情的溫度。

▲演員大合照。(圖/螺陽文教基金會提供)

(本文作者為美學研究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