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頻下呈現亂局 有線電視產業機能頓失 收視戶權益受損頻頻反撲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從空頻到移頻,有線電視系統多次在產銷結構上面臨變革,從蓋台、斷訊到空頻與移頻,處處顯現市場自由機制下所衍生的亂局與困境,不論系統業者採取何種因應方式,最後損失的必然是終端的收視戶與消費者了。即便系統業者與收視戶之間有訂立定型化契約,但收視權益被剝奪,影響了既有的收視習慣,也為有線電視產業發展帶來重創,確實令人深感遺憾。

中天新聞台遭到NCC不予換照的結果,空頻至今無人遞補上檔,固然頻道異動必須由系統業者向NCC提出申請,但換頻的同意權仍待官方全盤審議後方能定案,民眾也才有機會重新打開大門,讓新頻道節目進入收視菜單中。雖然等待的日子需要數月煎熬,但政治角力與政經實力的對峙下,讓移頻作業顯得格外不單純,民眾的反撲是否能得到善意回應下的結果,仍在未定之天。

業者的上下游兩方雖然必須透過交易下才能決定空頻後的新客戶,但中間這段的MSO集團業者與代理商的爭奪與爭取頻位的出手更為關鍵,也讓頻道的補實增添許多敏感與不確定因素,然而在此事件上,收視戶永遠沒有表達主觀意見的機會,也缺乏堅持收視不受外界干擾的力道,外界只能看到主管單位與業者之間的傾軋,空頻的情況始終沒有突破與改變,系統業者究竟能為收視戶維護多少權益,當中天新聞台事件未能妥善填補空頻的同時,收視戶的不奈等待轉為收視OTT或MOD的結果,必將成為事實,且一波波的棄有線行動也將是民意對抗政策亂象的結果。

少看一個頻道固然不痛不癢,但沒有在短時間內完成頻道填補,反而任其空頻引發民怨,政府開放有線電視之初,即是宣示給民眾多一個收視選擇,但當多元收視工具增多且強調自主收視的趨勢來臨下,民眾將逐步選擇有利己身的收視環境與條件,當OTT已大到市場普及化,MOD也在影視市場策略聯盟重裝出擊下,有線電視究竟還有什麽優勢,確實令人懷疑。

▲有線電視業者將觸角伸至公益,善盡社會責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