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大自然 美麗新世界 潘蓬彬師生聯展 呈現台灣視角寛廣境界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正在台北天母舉行個展的知名畫家潘蓬彬,他一手策展的台灣視角—台北篇聯展,自即日起假台北國際藝術村展出,總計18位藝術創作者透過繪畫,精彩呈現大自然景觀與人文特色,令人眼界大開,相當受到外界期待。

▲潘蓬彬老師在畫展開幕式中鼓勵大家努力創作必成藝術家的期許,令人印象深刻。

以推動美學為職志的油畫家潘蓬彬老師表示,德國名藝術家波伊斯(Joseph Beuys,1921-1986)曾說過:「人人都是藝術家」。他認為,創造力並不是藝術家的專利,藝術並不只是藝術家的作品,而是人的生命力、創造力、想像力的產物。當然,前衛藝術的思潮,藉由生活素材作為藝術媒介和觀念物件表達理念,打破了藝術與日常生活的藩籬。身處當代的我們,雖然不是像當代大師們以行為、觀念來創作,而是採取了相對保守的繪畫方式創作,但是非職業性、非受人委託而自發性作畫的態度,直接參與了社會運動裡的美學教育,潘蓬彬老師認為這也算是一種另類「人人都是藝術家」的概念。

▲潘蓬彬老師在畫展開幕式中鼓勵大家努力創作必成藝術家的期許,令人印象深刻。

 

這次【台灣視角/台北篇】聯展,大部分是退休後才開始追求藝術的人士,例如設計師、老師,經理人、企業老闆、編輯研究等,有人為要圓年輕時的藝術夢想,有人以前從沒拿過畫筆,但因戶外寫生的課程,大家進入了藝術創作殿堂。潘蓬彬老師告訴學員們一個正向的觀念,藝術不深奧,人人都是藝術家,讓學員們能夠在鑽研藝術創作領域時保有信心與執著。由於台灣面臨高齡化社會,美學提升能促進身心健康,進而達到社會和諧,減少醫療資源的付出,高齡藝術產業是一個值得政府及民間重視及推廣的產業。

▲傅紫菁的【歷史容顏】,深遂且頗具意境。

 

 

▲謝惠玲的親密主題,恬適中帶有一番圓融意境。

 

此次展出的畫作,是潘蓬彬老師每週帶領學員至台北各景點寫生完成的作品,為要展現台灣視角、台北之美,其中有專業的繪畫技巧,也有素人的純樸真誠,展覽傳達深刻的訊息,就是勇敢的畫下去,堅持創作者必定會是藝術家。展出者除了潘蓬彬老師,還有謝惠玲、林輝昇、傅紫菁、黃千惠、陳麗守、何佩芬、林兆璇、張達昇、李恒瑄、何燈輝、吳愛真、王文宏、楊孟玲、李玉珠、孫心皓、陳錦嬌與許賴蜀英等。這項聯展自即日起至31日止,展出地點是台北市北平東路7號台北國際藝術村。

 

▲林輝昇的【南港公園】,描繪深刻,呈現大自然景觀和煦交織的一面。

 

▲參加師生聯展的創作者對展覽的作品呈現頗具期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