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手腳抖、小碎步、面具臉恐是巴金森氏症作怪,每百名長者就有1名身陷危機。巴金森氏症併發症機率高、藥效衰退副作用多 在台8萬名患者無奈走向失能,WHO指出全球有超過850萬人罹患巴金森氏症,造成580萬人餘生失能、近33萬人死亡,嚴重程度逐年加劇,因此列入神經系統疾病全球行動計畫重點1。全台亦有近8萬名巴金森氏症患者,且人數逐年成長。
為紀念全球首位發現巴金森氏症的英國醫師詹姆士. 巴金森,1996年歐洲巴金森氏症協會將巴金森醫師的生日4月11日訂為「世界巴金森氏症日」。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胡朝榮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症是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好發於60歲左右,以現今社會來說並非高齡,反而正值承上啟下的年紀,而且巴金森氏症並非老年人專屬疾病,近年青壯年罹患早發性巴金森氏症更時有所聞,造成家庭與社會龐大負擔,民眾不可不慎。
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鄔定宇分享,巴金森氏症通常會出現手腳顫抖或僵硬無法擺動、走路碎步、面具臉等,影響工作表現與日常行動,且容易產生失智等併發症,嚴重者常導致失能。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洪千岱指出,巴金森氏症過往藥物治療或復健治療僅能減輕症狀,但隨著病程嚴重、藥效減退,藥量不只增加還合併藥效波動不穩定的現象,為患者與照顧者的身心帶來沉重負擔。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林宏裕榮譽教授,在罹患巴金森氏症之後決心投入研發,成功開創全新療法,透過低能量近紅外線光療搭配氫水補充,直接從源頭著手、活化已受損的神經細胞元,臨床研究已幫助17名患者告別行動不便、重拾美好人生。
胡朝榮醫師說明,巴金森氏症的典型臨床症狀以動作功能障礙為主,一開始容易出現手腳顫抖、僵硬、動作緩慢、步態不穩,且臉部容易沒有表情或不自覺流口水,一旦出現其中兩個以上症狀就應留意可能是巴金森氏症,不過,很多民眾容易誤以為是老年人功能退化所致,因此初期容易忽略,往往等到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時,到醫院檢查後才確診。
巴金森氏症過往數十年來治療無法突破,洪千岱醫師指出,隨著疾病進程、藥效波動,患者往往需要增加藥量,副作用隨之增加。且一旦過了藥物蜜月期,藥效容易出現波段起伏,當多巴胺濃度過高時、患者容易產生四肢不自主亂動「異動症」現象。
有「臺灣愛迪生」之譽的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林宏裕榮譽教授,迄今累積數十項發明與專利,更投身公益50年,曾於2010年榮獲《富比世》雜誌亞洲慈善英雄排行榜,沒想到卻在同一年罹患了巴金森氏症,從此開啟了深受藥物副作用困擾與輪椅代步的生活。有感於巴金森氏症的治療限制,林宏裕教授投入七年時間研究,最終成功開發創新治療方法,透過低能量近紅外線光療(PBM)活化已受損的細胞,同時補充氫水以避免細胞被過度破壞而老化,從根本解決了多巴胺神經元障礙問題。
相關連結:首開ChatGPT實作工作坊 北科大管理學院引領人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