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自在‧流形—許清全天目創作陶」將於7月11日起,在國父紀念館逸仙藝廊展出。此次作品約80多件,有許多得獎作品,包括2018年蟬聯海峽工藝精品獎金獎的「圓融」,是至少失敗了20件以上才完成的作品,這也是許清全在北臺灣的第一次展出,機會難得。

許清全是臺南子弟,原本從事室內裝潢業,30年前偶然的機會到鶯歌,受到陶藝之美的感動,讓他決心全心投入在陶藝創作的領域,自學走上陶藝創作的路,迄今已逾30年。

「自在‧流形—許清全天目創作陶」展覽,其中有似磅礡瀑布垂流而下的「飛瀑」系列、浪漫翩翩起飛的「舞衣」系列、描述愛情及人和人之間互動對話關係的「人間」系列、運用桑葉、菩提樹等葉片,高溫燒製在天目陶上的「木葉」系列、以大片的流瀉呈現出釉的層次,以大潑墨的方式,由上而下、由左往右綿延的「脈動」系列及以點狀、大圓小圓結晶律動方式呈現的「圓緣」系列。

許清全表示,每完成一件作品都是上天的賞賜,以2018年蟬聯海峽工藝精品獎金獎的「圓融」來說,是至少失敗了20件以上的作品才完成的成品,層次閃耀的金沙自黑釉裡湧出,層釉堆疊流淌,似乎在攝氏1230度的窯火裡,被許清全的魔法棒定住,形塑出空谷般的神秘之境。
「自在‧流形—許清全天目創作陶」7月11日起在國父紀念館逸仙藝廊展出,13日下午2時30分舉行開幕儀式,展期至7月22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