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綠美圖試營運 體驗藝術、閱讀共融的城市新地標

綠美圖試營運啟動儀式。圖片提供:臺中市立美術館 (1)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歷時多年,全臺首座市立美術館與市立圖書館共構的「臺中綠美圖」,自10月28日起至11月16日展開為期三週的試營運,並推出一系列精彩活動,為12月13日正式開館預作準備。

試營運首日一早,臺中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大春、文化局長陳佳君及建設局長陳大田親臨現場,與圖書館館長曾惠君、美術館館長賴依欣,以溫馨的開門儀式共同揭開序幕,歡迎民眾入館。兩館並準備限量綠美圖文創品贈送給首批入館民眾,並於社群舉辦「打卡抽珍藏禮」活動,邀請市民親臨。

文化局陳佳君局長、建設局陳大田局長等與會貴賓,發送綠美圖小禮物給現場小朋友。(圖/臺中市立美術館提供)
▲文化局陳佳君局長、建設局陳大田局長等與會貴賓,發送綠美圖小禮物給現場小朋友。(圖/臺中市立美術館提供)

首位入館民眾、臺中市民余先生,很開心能親身感受藝術與閱讀融合的場域,認為這樣的文化空間讓臺中更具國際城市的風貌。新興國小二年級的小朋友也在老師帶領下率先入館,共同見證這座文化新地標的啟用。

臺中市政府副秘書長張大春表示,從規劃到開館歷時11年,今天是全臺中市民期待非常久的日子。綠美圖展現了臺中「藝術、閱讀與自然共生」的城市願景,作為臺中首座市立美術館,中美館肩負梳理中部藝術史、支持在地創作與推動國際性展覽等重要任務;圖書館則以分齡分棟設計,結合在地特色,打造具人文氣息的閱讀殿堂。歡迎市民朋友前來探索。

庫房裡的光典藏教育展互動裝置,吸引大小朋友親近。(圖/臺中市立美術館提供)
▲庫房裡的光典藏教育展互動裝置,吸引大小朋友親近。(圖/臺中市立美術館提供)

文化局表示指出,試營運期間推出多項系列活動,除了現場的展覽、表演等之外,包含11月1日爵士音樂節與11月2日市民野餐日串聯活動,11月7日登場的SANAA專題講座等活動,邀請全民搶先體驗綠美圖融合藝術、閱讀與國際級建築的獨特氛圍,也為12月13日正式開館預作準備。

打開我們的美術館系列活動-藝術家菱川勢一_影像_X_聲音裝置展場照。(圖/藝術家菱川勢一 提供)
▲打開我們的美術館系列活動-藝術家菱川勢一_影像_X_聲音裝置展場照。(圖/藝術家菱川勢一 提供)

試營運期間,綠美圖推出「環境與建築-SANAA專題講座」,同步開放現場轉播與線上直播。中美館推出「打開,我們的美術館」系列活動,以綠美圖為靈感發展多元類型作品,包括短篇小說、建築外牆燈光裝置、表演等跨域新作,並規劃寫生馬拉松和沉浸式影像檔案等。典藏教育展「庫房裡的光」亦同步開展,以結合互動體驗的「可視性庫房」為概念延伸,揭開藝術品保存的幕後歷程。另舉辦國際論壇,邀集來自10國、13位國際重要機構專家,展現中美館關注方向,並共同探討文化機構的跨域合作與共融發展可能。

臺中市立圖書館大廳,提供良好的閱謮環境。(圖/臺中市立圖書館)
▲臺中市立圖書館大廳,提供良好的閱謮環境。(圖/臺中市立圖書館提供)

中市圖則推出「圖書館的閱讀新章 和綠美圖的生活提案」系列活動,包含「夜宿圖書館」、主題講座、創作工作坊及夜間限定音樂分享會等,帶領民眾以嶄新的方式親近閱讀,感受文化空間的魅力。活動更邀請橫跨文學、媒體、美食與自媒體等領域講師齊聚,以多元觀點激盪出知識與創意的火花。

民眾可於圖書館各閱覽區手機借書,提升便利性。(圖/臺中市立圖書館提供)
▲民眾可於圖書館各閱覽區手機借書,提升便利性。(圖/臺中市立圖書館提供)

文化局補充,試營運期間綠美圖提供借還書服務,空間則採部分開放。美術館的五大展覽空間,以及圖書館的數位中心與展覽區,將於12月13日正式開館後啟用。開館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週六延長至晚間8時。詳見中美館官網 (www.tcam.museum)及中市圖官網(www.library.taichung.gov.tw)與社群。

 

 

相關連結:臺中綠美圖28日起試營運 多場跨域展演體驗美術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