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藝術節見驚喜 《脫殼》首見球劇場水面舞台 《百葉》帶觀眾探索北藝大劇院

臺北藝術節見驚喜 《脫殼》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2023臺北藝術節本週帶來從海鮮移轉到海洋視野的《脫殼》,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自製的裝置藝術劇場節目,介於展覽、表演與參與藝術之間,呈現被老饕譽為頂級佳餚的龍蝦,因大量捕殺讓生長緩慢的龍蝦面臨生存危機,原本不死之身的龍蝦如何展開求生運動。由非典型劇場導演陳煜典及裝置藝術家范承宗攜手合作,8月24-27日參與龍蝦的求生運動,關照海洋萬物的生存,深入劇場感受龍蝦心(身)境,同時也是球劇場首次水面舞台呈現。

由導演李銘宸為核心的創作團隊「風格涉」打造視覺系劇場《百葉》,8月26-27日在北藝中心大劇院以裸劇場景觀反思人類造光行為,探索當劇場回到一片黑暗,現實中如何再造幻覺,呈現最當前的社會議題與藝術跨界能量。

《脫殼》由劇場導演陳煜典及裝置藝術家范承宗攜手合作。(圖/臺北藝術節提供)
▲《脫殼》由劇場導演陳煜典及裝置藝術家范承宗攜手合作。(圖/臺北藝術節提供)

陳煜典指出,早在《脫殼》創作初期,就已確定邀請范承宗參與,希望在作品中減少語言的使用,延續非人類中心的主題。范承宗的視覺作品本身具有強烈的視覺張力,並有清晰的敘事脈絡,過去曾創作「龍宮 Dragon Palace」系列裝置作品,與海洋生物有關,才有這次合作的契機。裝置藝術家 范承宗和陳煜典等人多次討論後,更深刻地理解《脫殼》要傳達的內容,合作也充滿信心。

本次演出呈現三大部分:首先「搭建的動態」展示表演者如何運送竹子至場中央並搭建裝置。其次,「外骨骼」部分呈現龍蝦特殊的外骨骼結構,表演者將竹子轉化為外骨骼並穿戴,進行仿生脫殼的動作。最後,「脫殼後的身體」則是表演者在脫去外骨骼後,透過肢體動作呈現自然界生物脫殼後的新生狀態。

《脫殼》呈現表演者如何運送竹子至場中央並搭建裝置。(圖/臺北藝術節提供)
▲《脫殼》呈現表演者如何運送竹子至場中央並搭建裝置。(圖/臺北藝術節提供)

觀眾欣賞《脫殼》時,會發現舞台上並沒有已完成的裝置藝術作品,而是在劇場觀眾見證下,透過表演者於漆黑的舞台上遊移、行動,從無到有建構起象徵龍蝦生息之處的「龍宮」。表演過程中,不斷藉由龐然大物的形成,持續引發觀眾如何更友善地與海洋和動物共存的深刻思考。

在北藝中心大劇院演出的《百葉》是由李銘宸為核心的創作團隊「風格涉」所呈現,風格涉的作品取材生活日常,以劇場藝術作為媒介與創作方法,曾多次提名及入選台新藝術獎,被喻為「劇場之中的當代藝術」。

光線透過百葉窗間的間隙透進來,引發創作「百葉」。(圖/臺北藝術節提供)
▲光線透過百葉窗間的間隙透進來,引發創作「百葉」。(圖/臺北藝術節提供)

提及《百葉》的創作歷程,他表示一開始討論的核心是「如果劇場不開燈,那會是什麼樣的觀演體驗或表演形式?」,李銘宸喜從生活觀察發想劇名。有次他點手機搜尋百頁豆腐相關內容,但手機顯示的不是「百頁」,而是「百葉」。於是他聯想到「百葉窗」,並開始思考與「光」相關的體驗和感受,似乎與黑暗有關,因此選定「百葉」作為劇名。

李銘宸很喜歡中文同音不同字,在思考英文劇名時,他也延伸類似的邏輯,選定了「Louver/Shutter/Blinds/Hundred Leaves」這些字詞。前三個詞在英文中都指向「百葉窗」的概念,而單字之間加上的斜線則猶如一片片百葉窗的意象。

光與黑暗,鮮明的對比,成為貫穿「百葉」的精神象徵。(圖/臺北藝術節提供)
▲光與黑暗,鮮明的對比,成為貫穿「百葉」的精神象徵。(圖/臺北藝術節提供)

李銘宸透露,一直以來,他傾向於注重感覺,僅僅是光線透過百葉窗間的間隙透進來的這件「事情」,對他來說就很「有感」。所以他期望在這次的作品裡,不是讓觀眾看到舞台上一定要發生什麼事,而是能夠讓觀眾充分地感受大劇院空間,並思索「去除聲光效果及功能的劇場空間可以是什麼?會產生什麼樣的觀看形式、表演內容與觀演體驗?」

主辦單位邀請民眾走入劇場,打造一場跨物種、跨領域、跨地方的生態藝術行動。《脫殼》購票至: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651071065639112706。《百葉》購票資訊: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651846251682484226,臺北藝術節詳細節目內容可上官網https://www.tpac-taipei.org/festival-taipei或至北藝中心粉絲團。

 

 

 

相關連結:34噸白沙改造變身室內海灘 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太陽與海》亞洲首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