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文化中心館慶 邀大家來低度探測 作品令人目不轉睛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臺南文化中心為慶祝36歲,以「三十六記~幕不轉睛」為主題,規劃系列活動,並邀請四位視覺藝術家戶外場域展出系列作品。策展人楊佳璇以「低度探測」為展覽命名,將文化中心戶外空間視為一個精神性與地理形貌的探測場域,以一種低度考掘的位置與姿態,進行一場關於未知、不可見的、剩餘事物的探勘想像,展期即日起至11月29日止。

四位藝術家林煌迪、林建志、李承亮、廖昭豪,各自以木、紙、竹、鐵等材質語彙,創造飛行器、潛水艇、紀念塔、日常物件仿製等大型造形物件。

林煌迪的《爸爸去停車》延續過往作品《重整作用》,由三隻貓星人搭配一個剛停駛降臨於屋頂平台的飛碟造形物,創造一種情境的重整想像。此想像指涉一個心理學上的過程,類似或涉及了古典制約,同時,亦回應了藝術家於1997年參與臺南市美術競賽,自此與文化中心結下不解之緣展開專業創作生涯,以及對過往創作軌跡的回看。

▲由三隻貓星人搭配一個剛停駛降臨於屋頂平台的飛碟造形物的作品《爸爸去停車》,創造許多想像空間。(圖/臺南市文化局提供)

李承亮《時光旅行艙》則打造穿梭時光的精神載具,提供由內和由外觀看皆不同的光影風景給觀者,外觀像是能濳入深海、飛行太空、遊歷異世界的機器,穿戴著奇異的想像空間。能將前方艙門打開進入內部暗空間觀看光影,若從外部彩色圓窗看到內部,內部為橋梁般的木製空間,可讓視線延伸到艙尾再到艙外,進入屬於恢弘的想像領域。

▲《時光旅行艙》視覺跨越時空,無限的延伸。(圖/臺南市文化局提供)

林建志《無用之塔—包膜竹竿》因不想製造垃圾而存放堆積著許多廢棄或剩餘材料的心態,將看似還有用的材料,最終還是難以使用,創造有如介於材料與垃圾之間的尷尬處境。他提出「無用之塔」的系列作品,盡量不改變材料外觀及長度,並以堆疊或拼接的方式去築構出塔狀物,如同塔一般在現今社會中,實質用途已遠低於紀念性標的物的意義。

廖昭豪《磚房》延續其所擅長的回收紙版再利用的紙漿為作品材質,仿製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泥建設物件,如水泥桿、消防栓、鋼鐵基座等。此次他創造一間磚造的房屋,藉由磚房的視覺記憶,探究在普遍人的日常中相對疏遠,但實則也是城市現代化進程的象徵,既不可或缺,又無感的存在。當觀者望向仿製的物件,雖閱讀了物件表層痕跡,卻無法更深入其中;亦彷若走進了物件的切片,卻無法參與整體敘事,透過延展物件中皺摺的時間與事件的夾層,重拾與物的關係與連結。

▲藝術家們以木、紙、竹、鐵等材質語彙,在戶外創造大型物件。(圖/臺南市文化局提供)

廖昭豪另於10月31日14:30,帶領觀眾進行《痕跡採集計畫》工作坊—翻模壓印教學活動。屆時藝術家將以文化中心周圍場域為探測對象,讓參與者親自感受物件痕跡的採集體驗。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