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兒童藝術基地共融版說明手冊成果發表 國美館建構在藝術中遊戲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國立臺灣美術館於今年夏天成立「臺灣兒童藝術基地」,用兒童的視角,設計以經典館藏為主題的互動遊戲空間。為讓大、小朋友快速熟悉兒藝基地的配置和遊戲方法,國美館委託國內對易讀共融設計經驗豐富的「三明治工」團隊,製作《臺灣兒童藝術基地共融版互動說明手冊》。歷時四個多月,國美館10日舉辦共融設計成果發表會,邀請參與過易讀手冊導覽測試、內容審議的學童及師長,一同分享易讀設計的成果。

發表會中,除首次公開完整的手冊內容,現場還有遊戲指引、影片說明及學習單等三種樣式的互相輔助,呈現整合性的共融設計,讓大、小朋友可以盡情享受兒童藝術基地。國美館副館長汪佳政表示,國美館花了約5年時間將原本的數位藝術方舟改造為兒藝基地,期盼提供給小朋友一個歡樂的活動空間。為了讓更多的家庭觀眾更容易地使用本空間、親近藝術,是本次運用易讀的原則研發共融版互動說明手冊的初衷。

▲國美館的兒童藝術基地教材課程極具啟發性。(圖/國美館 提供)
▲國美館的兒童藝術基地教材課程極具啟發性。(圖/國美館 提供)

在共融設計的製作過程中,採取易讀審議的流程,從使用者觀點出發,諮詢臺中啟聰學校、東海國小、忠信國小,以及臺中市自閉症協進會等在地學校和顧問單位,由師生、家長一同討論如何兼顧遊戲者、陪伴者的需求。經歷三場會議討論,逐步為場館加入許多更適宜又簡易的說明方式,最後製作出適合親子、師生一起使用的共融版遊戲說明指引。

▲在共融設計的教學活動中,將可看到小朋友們的投入情景。(圖/國美館 提供)
▲在共融設計的教學活動中,將可看到小朋友們的投入情景。(圖/國美館 提供)

本次共融設計包含手冊、遊戲指引、影片說明、學習單,皆採用大圖示加上少量文字的易讀原則,減少閱讀資訊量。手冊的圖示用清晰的線條勾勒人物及場景,色彩則選用兒藝基地的主題色系,並將顏色聚焦在手、臉部等重點部位,對於視知覺能力較不敏銳的使用者來說,更容易掌握遊戲的互動重點。影片說明則使用場地實景照片搭配插畫人物,使複雜的場地不會因簡約的圖像失真,又能增添童趣的氣氛。

▲國美館主辦這場備受關注的互動說明發表會。(圖/國美館 提供)
▲國美館主辦這場備受關注的互動說明發表會。(圖/國美館 提供)

 

相關連結:保存臺灣藝術史與文化記憶 國美館發表美術家傳記叢書紀錄片 實至名歸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