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在臺灣傳統戲曲沒落的1970年代,竟有一群大學生願投身北管的學習、演出!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野臺衍派—靈安社與大學生子弟戲特展」便是以此背景所創生的展覽。該展自10月1日至11月28日於臺灣戲曲中心臺灣音樂館進行展覽,內容包括老照片、影像、靈安社出陣文物等,以及為此活動拍攝的紀錄片和講座,期待與民眾一同重回40年前的活動當下,凝視當時時髦文青熱情擁抱的北管戲曲。
國立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表示,本次特展標誌了1970年代臺灣傳統戲曲發展史一場重要的文化行動,更是一種文化本土意識的萌芽。因為有這些文化先趨者的親身實踐、帶領,讓大家更重視從這片土地長出的文化。前人的一小步,是傳統藝術得以在當代永續經營的一大步,從傳統藝術的保存、傳承、創新、品牌化出發,甚至走向國際,努力活絡生態,創造傳統表演藝術在當代的新生命及多元風貌。
而本次特展的靈魂人物邱坤良教授指出,這次展覽最為重要的意義,便是讓今人看到1970年以來社會文化的變遷,看到了四十年多年前民間強大的自發性力量,孕育了現今傳統戲曲的蓬勃發展。
1960年代起,臺灣傳統戲曲因社會型態的改變而沒落,政治上,臺灣文化的主體意識亦尚未受到重視。直到1975年,當時於文化大學任教的邱坤良老師,有感於臺灣傳統戲曲的式微,於是帶領文化大學戲劇系國劇組的一眾學生,前往位於臺北大稻埕一帶歷史最悠久的北管軒社──靈安社,學習北管子弟戲。這場行動是臺灣史上第一次大學生有組織、有意識地向民間藝人學習的行動。
1977年,這群學生發表了第一場在國立臺灣藝術館的演出,便成為當時藝文界眾所矚目的焦點。為了向大眾重現這段40年前的往事,傳藝中心期望參與的觀眾能透過回望當時的影像與文物,銘記當年的歷史,亦希望觀眾能夠透過展覽與講座,明白當年在北管軒社的老子弟和大學生子弟的努力下,北管才能夠維繫煙火命脈,於今開枝散葉。
本次特展規劃了歷史大事記、攝影、文物展品、動態影像與紀錄片區。入口設置歷史大事記,為前來一探究竟的觀眾建構完整的歷史背景。進入靜態展覽,以報社記者林柏樑早期攝影的演出照片,搭配演出時的樂器、鑼鼓、旗幟等文物,帶領大家感受北管復興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