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藝檢測修護聯盟 合作啟動國家級平臺 強化文資保存生命力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工藝品的修復再生,讓文化資產保存意識揚升,強化了工藝產業新的利基。臺灣首創的工藝聯合醫院可以為工藝品進行診斷修復,帶來惜物愛物,循環延續的宗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於31日舉辦「臺灣工藝檢測修護聯盟」合作備忘錄簽署暨「國家工藝檢測修護平臺」啟動儀式。聯盟成員包括大學院校、美術館界代表以及修復師廖偉淇、陳高登等出席聯署,現場亦有工藝產業及工藝家等代表出席,共襄盛舉,場面熱烈。

國立工藝中心主任張仁吉致詞時表達國家級工藝檢測修護平台成立的樂觀與厚望。(記者 辛澎祥/攝)
▲國立工藝中心主任張仁吉致詞時表達國家級工藝檢測修護平台成立的樂觀與厚望。(記者 辛澎祥/攝)

工藝中心張仁吉主任表示,臺灣綠工藝的精神價值包含自然、循環、平衡、寬容和生命力,工藝除了開發、創新,保存修護的觀念亦相當重要,其具有工藝價值中循環、生命力的精神。工藝是文明的積累,在我們往前看注重創新的同時,也須關注過去的文化保存。但由於臺灣長期缺乏國家單位整合修護資源,提供需求者專業的窗口;再者,臺灣修復產業常見有古文物、建築工藝構件以及現當代藝術作品等亟待維修復,因此,工藝中心召集國內檢測修護界的各專業學術單位、團體或個人工作室等成立「臺灣工藝檢測修護聯盟」,共同建置「國家工藝檢測修護平臺」服務窗口。

臺灣工藝聯盟總會長陳啟村對國家工藝平台的啟動,認為有助於工藝品質量的提昇。(記者 辛澎祥/攝)
▲臺灣工藝聯盟總會長陳啟村對國家工藝平台的啟動,認為有助於工藝品質量的提昇。(記者 辛澎祥/攝)

「臺灣工藝檢測修護聯盟」是國內堅強的修護國家隊,成員各具所長,透過資源支援與互助、異地分工合作及資訊整合,提供大眾專業友善的服務,服務對象可能是博物館、美術館、文化資產,亦有可能是常民家裡丟棄的物件。同時,工藝中心鶯歌多媒材研發分館累積四十多年工藝專業檢測經驗,透過聯盟結合各專業修護領域的資源,提供工藝檢測修護服務。「臺灣工藝檢測修護聯盟」將共同在學術研究、專業認證、技術服務、人才培育與教育推廣等面向進行資源共享與專業交流,逐步累實臺灣檢測修護資料庫,連接國際動向與新知,提升國內檢測及修護專業量能。

在多位大學校長所組聯盟的見證下,工藝中心主任張仁吉帶頭率先在陶盤上打釘,傳達工藝保存的正面意識。(記者 辛澎祥/攝)
▲在多位大學校長所組聯盟的見證下,工藝中心主任張仁吉帶頭率先在陶盤上打釘,傳達工藝保存的正面意識。(記者 辛澎祥/攝)

藝術修復研究領域代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詹景裕校長表示,跨域合作是未來產業發展趨勢,期待學校各研究領域如古物維護、博物館維護、樂器維護等,透過聯盟合作以及平臺的啟動,集結眾人之力,提升國內修護專業。傳統工藝修復領域代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陳志誠校長則說,學校的古蹟修復、建築文物修護及相關藝術領域系所有相當豐富的資源,期待未來透過聯盟合作在國內修護人才培育面向持續精進。

聯盟成員合作備忘錄簽署完成後,開心大合照合影留念。(記者 辛澎祥/攝)
▲聯盟成員合作備忘錄簽署完成後,開心大合照合影留念。(記者 辛澎祥/攝)

臺灣工藝聯盟總會長陳啓村表示,樂見國家工藝檢測修護平臺的啟動,工藝修護不僅是物件修護亦是文化保存,意義非凡。

今天「國家工藝檢測修護平臺」啟動儀式特以陶瓷修復中的「鋦釘」技術,請聯盟成員一起在看似破裂的陶盤上打釘,象徵「國家工藝檢測修護平臺」向大眾開放,傳達工藝的保存意識,提供工藝品修護的專業服務。工藝中心說明「國家工藝檢測修護平臺」秉持循環、再生的綠工藝精神,達到預防性保存、工藝品維護教育等觀念,並運用現代科學性檢測、修復知識和技術,進而達到修護人才專業養成及資源共構共享。

專業工藝修護師的加入,讓檢測修護聯盟的未來運作更具效益。(記者 辛澎祥/攝)
▲專業工藝修護師的加入,讓檢測修護聯盟的未來運作更具效益。(記者 辛澎祥/攝)

 

相關連結:旅物SHOP 精彩好評 工藝中心建構從工藝視野出發的生活美學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