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由國立臺灣文學館主辦的2025年「臺灣文學基地作家駐村」計畫,甄選結果正式公布。今年共有來自全球五大洲、21國、70位作家申請。其中,國際作家/譯者佔比高達65%,申請件數與國際化程度雙創歷年新高,展現臺灣文學日益提升的國際能見度與吸引力。
本次公開甄選,最終入選18位,包含6位臺灣作家與12位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香港、馬來西亞、義大利、法國、德國等地的國際作家或譯者,將自2025年8月起陸續進駐臺灣文學基地的「繆思苑」,展開創作與交流,預計舉辦超過40場週末創意活動,與讀者、創作者、出版人等面對面互動,展開跨語言、跨文化的文學對話。

臺文館表示,本計畫自2021年開辦以來,已有逾60位作家在此創作、交流。隨著臺灣文學在國際間能見度持續提升,「臺灣文學基地」是1930、40年代的日式宿舍群,具歷史建築身份,其中的「繆思苑」則打造為專屬的駐村基地,每年並以文學創作、翻譯、跨域為主題向全球創作者發出邀請,累積數年下來,儼然成為國際創作者駐地書寫的理想選擇。本年度臺灣入選作家包括徐珮芬、吳彥霆、邱映寰、殷雷、黃琳晶與黃瀚嶢,以詩、散文、劇本等形式,並嘗試使用台語,或結合電玩、走讀等,展現跨域之企圖與創意。

國際作家則包括日本籍立原透耶、韓國籍金依莎、香港籍鄒棓鈞、馬來西亞籍Saras Manickam與牛油小生、義大利籍傅雪蓮、德國籍白嘉琳、法國籍Alain Lewkowicz、美國籍Jessica C. White、Jonathan C. Chou與王可,以及加拿大籍Yilin Wang等。除上述入選者外,亦有來自中國大陸、菲律賓、新加坡、以色列、奧地利、捷克、塞爾維亞、荷蘭、英國、巴西與澳大利亞等國作家,突顯臺灣文學基地的駐村計畫在全球文學網絡中的廣泛吸引力,以及對多元文化的包容。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駐村甄選吸引了多位國際譯者前來投件,而今年駐村陣容中,更有三位譯者:金依莎、傅雪蓮及白嘉琳,已獲韓、義、德國出版社委託,將翻譯作家楊双子於2024年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的《臺灣漫遊錄》,讓臺灣歷史與文化書寫進一步走向全球舞台,深具象徵意義。
除此之外,也不乏獲得國際獎項的作家,如馬來西亞的Saras Manickam即為2019 大英國協短篇小說獎(亞洲區)得主。同時,亦有多位具臺裔移民身分的作家入選,她們透過書寫回溯文化根源,探索身份認同與文化記憶,體現「臺灣」作為文學主題所跨越的地理邊界與情感厚度。

獲選作家在駐村期間將舉辦多場創意交流活動,木刻版畫、生態走讀、詩擂台等,展現文學跨界的行動力與想像力,激發公眾參與及文化想像。適逢本館於臺北的第二據點─「臺灣文學糧倉」啟用,本屆駐村計畫也與文學糧倉連結,未來部分創作與交流活動將延伸至此,拓展文學參與的可能性,展現本館推動文學跨域與創作者育成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