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知名臺灣藝術史教授,也是前歷史博物館館長,更是國際講座學者,現任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的廖新田,著作等身,戮力於文化藝術領域的評論與研究與觀點分享,備受好評。25日於臺藝大圖書館發表他的新書「臺灣藝象-觀測與評析」,廖新田教授以地利之便特別邀請多位臺藝大的教授與歷屆校友共聚一堂,多位在書中被提及與撰述的藝術家與藝文機構代表,也都到場向作家廖新田表達道賀之意,場面顯得相當熱烈且溫馨感人。多位與會學者透過對廖新田教授的熟悉,呈現出對他在教學、藝術評論、文史研究及藝術行政層面上成就的評論,亦從各個角度解析廖新田的為人性格與處事作風,讓新書與作者之間建構了知性的平衡,咀嚼文意更覺有意猶未盡之感。

前臺藝大校長黃光男教授首先致詞表示,廖新田是一位以社會學為基礎的藝術評論家,他的文筆在創造力與想像力中顯得游刃有餘,光茫四射。黃光男認為,廖新田熱心與熱情,真實且務實,讓很多人對他信任,自然對他的文章與評論感到放心,可說是一種追求常民文化的真實,這樣研究教學的態度值得大家學習與推崇的。

臺藝大圖書館館長呂允在則表示,廖新田教授在臺藝大任教18年,研究能量驚人,共計出版15本著作,發表了300多篇評論文章,計有畫評、畫史及畫論,有豐富且獨到的見解,新書亦從深入淺出的角度探究不同藝術家與畫風,確實有高度的可看性。前臺藝大版畫中心所長鐘有輝教授,則肯定廖新田的著作與對臺灣藝術發展歷程的重視,這些都成為他書中的重要素材。臺藝大副校長陳嘉成則認為,廖新田是一位勤勉努力的學者,新書扮演人文與社會對話的角色,以臺藝大的教授之姿所發表的著作觀點,也對臺藝大帶來正面的影響,值得肯定。

臺藝大美術學院前院長羅振賢教授則指出,廖新田教授寫書的質量驚人,對藝術理論的研究紥實專業,觀察獨到,立論犀利,長時間的閱讀且在著作中引經據點,和一般做學問或寫書的人是有很大的不同,尤其在藝術評論的領域成就非凡,可說是臺藝大之福。臺藝大校友的藝術家張韻明,則強調廖新田對臺藝大與臺灣美術史發展有極大的貢獻,認為他有心就能做成功的事情,藉由文學之筆展現魅力而書寫出臺灣藝術發展的歷史,這對臺灣藝術大學也能起了正面影響,他相信廖新田的每一本書都能深刻民心,為社會的改造帶來文化價值。

「臺灣藝象-觀測與評析」一書,收錄了廖新田教授2017年至2024年藝術現象觀測研究與藝術創作評論30篇20萬字,其中包含多篇台藝大藝術教授如李梅樹、楊英風、胡克敏、羅振賢、鐘有輝、蔡友、張韻明等人之創作,彰顯成立於1955年成立的藝術大學對台灣藝術的貢獻。廖新田認為,藝術史是作品與詮釋合作下的共振歷程,缺一不可,藝術評述與研究扮演著作品與觀(讀)者之間橋梁的角色,運用文字敘述將藝術的意義予以剖析、詮釋。這些藝術著述留下痕跡,假以時日,將成為台灣美術發展的重要深度紀錄與文獻評述,出版後並可作為藝術史、評論之教材與研究參考,更突顯1955年藝專成立到現在的台藝大在藝術教育發展與台灣美術史的重要功能與貢獻。

廖新田研究藝術評論理念也同時力行實踐超過二十年,又於藝術社會學領域浸淫多年,展現了多元視野、創新觀點與犀利修辭。廖新田的藝術論述與書寫,除了他個人學術興趣與專長訓練之外,其實頗為隨緣,就是因緣際會下的結果。他深信,藝術創作很美很動人,有了文字旁釋旁證更會提升其動人之美。「臺灣藝象-觀測與評析」由臺藝大與五南出版社共同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