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為了讓兒童一起參與國家兒童未來館籌建過程,文化部3日兒童節假期第一天舉辦「尋夢之森-國家兒童未來館兒童植樹活動」,邀請兒童與家庭走進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的基地,共同為這座屬於兒童的博物館,種下珍貴綠色印記。文化部長李遠親自到場,除了與孩子們一起種下臺灣原生樹種,也再度以說故事的方式,帶著大小朋友一起進入兒未館的希望之旅。
小野爺爺今天帶著他的童書《尋找綠樹懶人》,他說,他在兒子小時候總跟兒子說聖誕禮物是聖誕老公公送的,兒子到小學五年級時,還一直以為禮物真的是聖誕老公公送的,直到被同學笑「才沒有聖誕老人,那是你的爸爸、媽媽」。那年聖誕節,兒子仍然不死心的睡在頂樓,想要「抓」到聖誕老人,結果最後卻等到一個「綠樹懶人」送了他原生種的樹,並且告訴他,「種下這棵樹許願,願望就會達成」。

小野爺爺說,今天大家種下的這些樹,也是要預告帶著許多人願望的「國家兒童未來館願景館」即將在今年夏天誕生,將在等待兒未館完成前的這幾年,帶著大家開始「玩」,聽聽孩子們的希望並告訴大家兒未館是什麼。

李遠透露,他跟建築師伊東豊雄見面討論到兒未館的規劃時,兩個人都開心地像孩子一樣,蓋好後的兒未館每一層都有不同的秘密,要讓大家可以從小一直玩到高中,一定會好玩到讓大家都不想離開。李遠說,他與伊東豊雄對於兒未館的想像都是把大自然帶進建築,所以除了戶外大量的植栽,兒未館的頂樓也會種滿樹。今天所有小朋友種下的樹,除了可以讓大家看著樹長大,一邊共同參與及期待兒未館建築過程,甚至這些樹有可能未來會移進建築中,成為兒未館裡的一部分。

文化部指出,今天活動設計3大體驗內容,讓孩子在「玩中學」、「動手做」實踐中,實際參與兒童未來館的成長。植樹活動中,可以學習基本的植樹方法,親手將小樹苗種入土中;攀樹體驗引導孩子以不同視角認識基地的自然環境,在專業攀樹師指導下,安全地學習攀爬樹木;土壤改良體驗則讓孩子們瞭解土壤結構與養分,學習土地與植物間的互動關係,進一步提升對自然生態的尊重。

文化部表示,國家兒童未來館的建設依照進度持續推進,經過建築團隊的努力與多方意見彙整,已於今年初提出基本設計,將接續辦理細部設計及建照申請作業。考慮距離開館還有數年時間,李遠特別提出基地內規劃「願景館」想法,透過各種展示及工作坊活動,讓孩子們在這裡學習、創作,並與兒未館一起成長。願景館正在進行裝修作業中,即將於今年夏季正式啟用。
相關連結:李遠邀請孩子共繪國家兒童未來館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