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魅力再造亮起來,美食老字號品牌出擊

【記者 周蘭君/採訪報導】

祭祀供品轉型伴手禮、手工魚丸拆解職人手藝、獨具醬魂的串烤老攤潮味翻身,三六食粑、艋甲大豐、元味串燒,萬華響噹噹的老字號傳產及美食,藉由北市府「台北造起來」店家再造計畫,秀出品牌實力與魅力!

▲專賣傳統糕粿與甜湯的「三六食粑」已傳到第四代經營。(圖/許碩洋攝)

專賣傳統糕粿與甜湯的「三六食粑」,原名叫三六粿店、三六圓仔,就坐落在龍山寺旁。專門供應信眾祭祀用的供品,拜拜完,吃碗甜湯討個圓滿好彩頭已成老客人的習慣。三六目前傳到第四代手上,原本兄姐弟三人在外各有事業,三年前一次過年,看到父親連日通宵做年糕,操勞到雙眼通紅,毅然決定返家接班。

改造後的新名字「三六食粑」,整合了粿與湯圓兩大米製糕點特色,九九乘法的讀音好記響亮!傳統的糕粿供品開啟了文創轉型,如軟Q的粿一樣,展現高度可塑性。他們推出「小食粑」禮盒,紅龜粿、甜米糕、草仔粿等六樣商品,全部縮小成了掌心粿,當作伴手禮,寓意外觀皆討喜。發糕以純米和黑糖製作,壽桃用的是老麵,兼顧健康意識,也能做為下午茶點心。第四代楊郁虹提供自家的創意吃法,發粿切片,放入氣炸鍋,再沾花生醬,小朋友特別喜歡。

做的是供品生意,與祭祀文化緊密結合,三六特別重視與顧客的往來羈絆。楊郁虹說:「這行業理性與感性兼具,要能說故事,要跟老人家溝通。」郁虹的媽媽,也就是第三代老闆娘,和老客人長年來培養出深厚情誼,讓這家「艋舺最黏人的古意點心」別具人情味。

▲藍底紅布幔的艋甲大豐,是一家老字號手工魚丸店,目前由第三代老闆鄭靖騰掌舵。寓意「大船入港,就等著大豐收。」。(圖/許碩洋攝)

萬華東三水街市場,長長一條熱鬧的商店街,藍底紅布幔的艋甲大豐,顯得特別亮眼。這家老字號手工魚丸店,目前由第三代老闆鄭靖騰掌舵。「大船入港,就等著大豐收。」鄭靖騰指著紙袋上的船錨Logo,從大豐的名字開始,娓娓道來60年前起家基隆的歷史。

看似平實的丸子與炸物,美味沒有撇步,全程純手工自製,真材實料無添加,守住兩項原則,鄭家的職人魂就這樣一代傳一代。鄭靖騰為東三水街市場自治會幹部,帶領大豐歷經兩次改造,從外觀整頓今年再深入品牌再造,兩次都是扮演領頭羊角色。這次從大豐魚丸更名「艋甲大豐」,結合立食區與手作丸子體驗,深化品牌力。

「雞卷裡面有雞肉嗎?」鄭靖騰會在市場的親子體驗活動中,帶著學童認識這些古早味,傳授傳統飲食文化及食安教育。寓教於樂的問答及手做體驗,讓這個老市場充滿生氣。「小朋友進來,大人就會進來了!」鄭靖騰微笑說。採訪當下,不時有行人車子從中間經過,充滿菜市仔的市井趣。深藏不露、底蘊深厚,艋舺的美食觀光,怎能忘了艋甲大豐!

▲40年來,元味串燒以獨門的烤肉醬站穩萬華老牌串烤地位。(圖/許碩洋攝)

從西昌街與貴陽街口的碳烤攤起家,偏僻的位置、不起眼的小攤,40年來,元味串燒卻以獨門的烤肉醬站穩萬華老牌串烤地位。甜不辣、烤雞腿、雞屁股,熟客必點的三樣招牌,串起跨世代萬華孩子的共同記憶。

從小跟在母親身旁幫忙的大女兒蕭槢雯,見證了元味的成長歷史。蕭媽媽笑得靦腆,她是一手創辦元味的大功臣。當年利用工作閒暇向友人學做串燒,親自研發的滷汁與烤醬,一直以來都是採買迪化街中藥香料親自調配。「醬」魂獨具的元味串燒,隨著第二代先後赴台中、新竹開店而開枝散葉,還因為這一味,與老客人異地重逢。

一家開風氣之先,一家轉型居酒屋,兩家分店開得有聲有色,位於萬華的創始店反顯得老化了。幾年前元味自行進行懷舊風改裝,今年再參加市府店家再造計畫重塑品牌,新潮木作重設格局和動線,還闢出迷你內用區。吧檯邊坐著年輕男女,外頭機車經過,還有人刻意停下拍照。蕭槢雯開心地說:「我們台北店也要紅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