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與書法篆刻的碰撞延伸 陳俊光師生聯展 看見茶人深摯創意文化具體呈現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當茶道遇到書法與篆刻,將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深遂沈靜的茶,與豐沛意境的書法及延伸文化底蘊的篆刻技法,在圓融的交織蘊化下開啟人們的浩瀚視野。藝術的博大精深,刻劃出文化的深度與氣度,也讓這場備受矚目的【茶餘戲墨】藝術聯展更加轟動,且備受期待。

▲陳俊光指導書法與篆刻班,這次師生聯展備添正面意義。(記者 辛澎祥/攝)

由【善濡茶文化書法班】與【勝水號篆刻班】所共同主辦的聯展,17日在蕙風堂宣紙圖書部展覽廳舉行開幕茶會,來自各個領域的文化人齊聚一堂,為現場展示的書法與篆刻作品,表達正面評價。基於【因為茶尋香而聚 緣於茶提筆弄墨】的信念,也在茶道藝術的提昇下,讓大家看到文化延伸的品味與質感,透過中國傳統文字書法的精妙形體表現,漸次感受到篆刻文字所散發的真切觸感温度,為這場聯展活動備增深摯探究深層的企圖與雅興。

▲陳俊光老師(右)與中華善濡茶禪文化創意學會理事長金春枝,熱切推動茶藝文化推廣。(記者 辛澎祥/攝)

擔任中華民國篆刻學會秘書長的陳俊光,是這場聯展活動的指導老師,他帶著19位學生,展出數十件書法與篆刻作品,這也是為期2年的教學時程後的第一次公開聯展,學生們既緊張又興奮,準備好最具代表性的個人作品後,透過聯展讓外界一睹他們努力學習成果。

▲陳俊光老師所寫的普洱茶記,紀錄了普洱茶源起發展的歷程,彌足珍貴。(記者 辛澎祥/攝)

陳俊光老師表示,這次展出的書法與篆刻作品的學生,全部都是茶人與茶師的背景,在書法學習的過程中更可以看到他們專注與堅持的一面,應用在篆刻文字藝術技巧上,也因書法研習的基礎所推升的創作強度,讓兩者文化的互動性更加縝密,著實令人激賞,也開啟藝術融合的新境界。

▲聯展開幕式中,與會業界領導人合影留念。(記者 辛澎祥/攝)

多位書法界大師名家也與會向陳俊光老師道賀,對於在文化領域所創建的藝術形體,說明了本質的壯闊與圓融合一的藝術表現,令人眼界大開,也驅動了藝術在傳承的作為中所獨有的天性與快意,是相當難得的創作表現。

▲師生篆刻作品在展覽會場上成為關注焦點,陳俊光老師的篆刻拓印更受青睞。(記者 辛澎祥/攝)

在這次的展出作品中,也看到陳俊光老師獨創的茶錄書帖,因長期為佛光山星雲法師提供篆刻,其作品更具深廣度的藝術真義。其中繹山刻石及拓印本的呈現,更讓人見識到篆刻的博大精深與文化無珢深遠的氣度與特質,相當難得一見,更加彌足珍貴。

▲茶人陳純宜的書法作品字體在俊秀中更顯莊嚴剛正特質。(記者 辛澎祥/攝)

多位學生也都提供了個人精緻篆刻作品,在書法形體的圍繞擺設中,獨顯齊質高雅,意境深遂。而大多集中在篆隸楷行體的書寫作品,也都能有望文生義的快感,在字裡行間找到歷史年代與故事轉折的安身立命寓意,更加令人深情感動,久久不能自已。

▲知名茶人王慧梅的篆刻作品,是集文創大成之代表作,令人望之生義。(記者 辛澎祥/攝)

除了學員書法作品的參展之外,尚有包括陳俊光老師在內的篆刻作品展出,分別由王慧梅、本藤靖子、李育萱及呂學宜的作品,王慧梅是【若水空間】的知名茶人,她與台北市茶藝促進會總幹事李佩蓉皆為新生代茶人背景,市場正面評價頗高。李育萱與呂學宜皆為茶人背景,呂學宜也是【勝水號茶器空間】負責人,茶人與篆刻師雙重身份,備受肯定。

▲茶人背景的書法與篆刻創作人,在推廣茶道文化中展現高貴情操,令人敬仰。(記者 辛澎祥/攝)

其他參與聯展的書法師生包括陳俊光老師、丁瑜暄、李佩蓉、李育萱、林子嫆、周金憲、金春枝、紀秀青、張家綸、廖昱婷、樓希弘、陳子騏、陳純宜、謝玉娟、繆孝讓、魏志孟與鄭卉雯等人。這項聯展將自即日起展至21日止,展出地點在台北市蕙風堂展覽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