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安宣告臺北文學館落腳公館大樓  預訂2027年底開館營運

▲蔣萬安宣告臺北文學館落腳公館大樓。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由臺北市政府主辦、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策劃執行的「臺北文學館籌備處開展暨文學館選址」宣告發佈會18日正式啟動,臺北市長蔣萬安宣布臺北文學館將設立於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新建大樓「公館大樓」,預訂2027 年底開館營運,期許未來結合城南周邊大學、親水與山景之自然景觀、藝文場館、文學出版社,成為休閒遊憩、文學推廣與串聯交流重要地標,持續擴大文化影響力。

包括臺北市郭昭巖議員、王欣儀議員及文學界、出版界代表爾雅出版創辦人隱地、遠流出版董事長王榮文、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黃美娥及多位出版人、作家等多位貴賓均出席盛會,預告臺北市政府將持續推動未來臺北文學館落成,同時以籌備處蓄積文學與文化能量,藉由藝文展覽等形式展開不同階段的系列規劃。

▲臺北市長蔣萬安宣告臺北文學館落腳公館大樓。(圖/台北市文化局 提供)
▲臺北市長蔣萬安宣告臺北文學館落腳公館大樓。(圖/台北市文化局 提供)

蔣萬安市長致詞時表示,臺北市耕耘文學推廣已久,包含籌辦臺北文學季、臺北文學獎及臺北詩歌節等活動,以公車捷運詩文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積累城市的藝文動能的同時,亦細心培育文學創作者,並宣告「臺北文學新地標」臺北文學館選定位於未來將落成的公館大樓,他深信「文學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多年來收到諸多文學界前輩殷殷期盼,臺北文學館將延續使命,持續擴大文化影響力。

蔣萬安進一步指出,公館大樓為臺北自來水事業處新建大樓,未來將作為嶄新商圈與辦公空間,而臺北文學館位於公館大樓裙樓,面積517坪,挑高9米,接鄰臺北好水故事館,除了承接臺北文學位於城南的歷史脈絡,亦提供本市自然資源的歷史與發展。臺北城南承載了教育與文化、出版、指標性相關文學系所,例如過去曾任臺灣大學中文系主任的臺靜農、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的梁實秋,都生活於臺北城南,並同時在1984年獲得國家文藝獎的殊榮。因此選定於此,更是希望讓市民了解臺北的人文與自然,是一個結合人文、創意、自然、科學的豐富饗宴。

蔣萬安市長也正式宣告臺北文學館預計於2027年正式開館,其中亦受到臺灣文學館陳瑩芳館長協助規劃,希望能與臺灣文學館臺北分館(臺灣文學基地)做出差異,並強調未來將更著重於國際交流、展覽以及教育功能。蔣萬安市長希望文學界前輩能持續給予意見,讓規劃符合各方期待。最後他更強調「文學不只是文字的堆疊,更是文化積累的重要組成」,而臺北市政府將會持續支持,讓屬於臺北的故事能夠繼續述說下去。

▲臺北文學館未來落成啟用的內部陳設。(圖/台北市文化局 提供)
▲臺北文學館未來落成啟用的內部陳設。(圖/台北市文化局 提供)

臺北市政府在今年10月成立臺北文學館籌備委員會,並於嘉禾新村之拾光屋成立臺北文學館籌備處,於10月19日起展出「讀臺北:複寫一座城市的練習」展覽,邀請民眾一同回顧臺北的身世,從消逝的文學地景中重新共同想像出新的可能;接續於10月26日至27日以「臺北午後.漫步調」雙日論壇邀請多位文學名家對談,並辦理微型文創市集,與民眾一起思索閱讀臺北的多元可能。

臺北作為首都,為臺灣文學經典的誕生地,諸如白先勇《臺北人》、張大春《公寓導遊》、簡媜《胭脂盆地》等重要著作,皆以臺北為背景展開,以文學呈現出城市不同時代的人文風景,強烈反射、映照出臺灣文學不同時期的文化現象。臺北除了是「老靈魂」的老臺北,同時也是「新移民」的新生處,來自不同背景的異鄉人,鎔鑄了臺北成為多元文化熔爐的特質,共同形塑出臺北文學的多重面向。

▲台北文學館充滿濃厚的文化氣息。(圖/台北市文化局 提供)
▲台北文學館充滿濃厚的文化氣息。(圖/台北市文化局 提供)

「臺北午後.漫步調」雙日論壇則於10月26日、27日嘉禾新村・戶外廣場精彩登場,活動邀請知名作家張大春、簡媜作為開幕與閉幕嘉賓,透過小說家與散文家的眼睛折射出臺北的文學靈魂;而作家鍾文音、楊佳嫻、李桐豪將提出對臺北之所以能生產豐沛文學量能的觀察;來自香港的鄧小樺、從馬來西亞負笈臺北的馬尼尼為、13歲前定居越南的羅漪文,則藉由他們「從外到內」的特殊身分反思臺北文學的未來發展。跨界劇場的詩人鴻鴻、穿梭音樂的全方位創作者蕭詒徽、電影導演兼具散文家身分的侯季然,將從各自殊異的身分,探討臺北提供的藝文養分;成就斐然的作家郭強生、朱天文,攜手七年級作家陳栢青,探索各自的臺北記憶如何形塑他們的文學青春。

 

 

相關連結:2024臺灣文學獎創作獎贈獎 新秀與資深文學人展豐沛創作能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