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振人心 書畫傳情 名家大師深摯創作 為支持防疫展現藝術正向能量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疫情擴散所帶來的身心創傷,使臺灣也陷入至危機狀態,對防疫第一線的醫護警消人員而言,他們的犧牲奉獻的精神與作為,贏得全民的支持與讚譽,在病毒籠罩下所顯露著不安與憂慮之際,民心動盪且無所適從的延伸而苦無情緒的宣洩。由《大媒體新聞網》所策畫的「藝振人心 書畫傳情」活動,邀集了書畫界名家大師們,藉由他們的筆墨揮灑,即興創作,為防疫人員表達推崇與鼓勵,也透過藝術創作的呈現帶給全民提振與加油打氣的憑藉,讓此藝振為出發的藝術家集氣發聲之義舉備受關注,對作品的啟迪人心更賦予高度的期待。

《大媒體新聞網》在邀請與報導藝術家參與藝振人心的活動,獲得畫界與書壇踴躍的響應,這次付出心力展現藝術創作的名家大師們分別是:台南市美術館董事長的水墨畫家黃光男教授、華梵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的知名書藝家黃智陽教授、澹廬書法學會理事長的女書法家連瑞芬老師、身兼21世紀中國水墨畫學會理事的書畫家李憶含教授、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副校長的水墨畫家陳合成教授、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的書畫家潘襎教授、身兼一銀文教基金會董事的知名油畫家詹阿水老師、臺灣當代水墨藝術家暨漫畫家的陳朝寶老師等,在水墨與書體的基底下以不同的媒材呈現其藝振人心的獨創作品,格外受到重視與引起社會關注的正能量延伸,可說是一次結合時事的藝術光熱的具體展現。

黃光男教授以時節意喻的書畫,向防疫英雄表達敬意,極具深摯涵義。(圖/黃光男 提供)
▲黃光男教授以時節意喻的書畫,向防疫英雄表達敬意,極具深摯涵義。(圖/黃光男 提供)

水墨畫家黃光男教授以端午肉粽為主題,呈現書體「端午正陽呈瑞氣 辛丑節日備雄黃」的字義,符合時節的意義。黃光男教授表示,在防疫工作中的第一線醫護人員相當辛苦,全民亦應配合防疫之外,更應該對防疫工作者予以致敬,為他們打氣、鼓勵與讚賞,即所謂的感恩入心裡,行動宜謙和並接受防疫人員的指導,讓防疫效果更加落實,才是最重要的行動意識。

黃智陽院長以書體王維「安憚制毒龍」詩來對應現況頗有所感,並強調生活的目的與生命意義的自處深義,頗能發人深省。(圖/黃智陽 提供)
▲黃智陽院長以書體王維「安憚制毒龍」詩來對應現況頗有所感,並強調生活的目的與生命意義的自處深義,頗能發人深省。(圖/黃智陽 提供)

黃智陽院長以王維的詩「安禪制毒龍」的書體,呈現出生活的目的與生命的意義。由於書法是記錄生活感悟最好的表現,黃智陽教授這件作品大小文字相間,表現出情緒記錄,而樸素的字體,較能親切表達出生活書寫的自然。誠如: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這般意境格外顯得在體悟中為之暢快,而王摩詰的詩,如今讀起來特別有感。黃智陽教授表示,2021年5月15日臺灣疫情爆發以來,迄今已將近一個月,而疫情仍然嚴峻,在心情乏悶、身體遲頓,感覺在失落匱疲當中,這種處境真的迫使自己不得不好好想想生活的目的以及生命的意義,在疫情嚴峻的時刻,如何與自己相處?如何安住如毒龍一般的心?這時候再讀到王維的詩,真的特別有感覺。

女書法家連瑞芬老師以書體「和衷共濟 同島一命」的字義,彰顯全民團結抗疫決心的意旨引來共鳴。(圖/連瑞芬 提供)
▲女書法家連瑞芬老師以書體「和衷共濟 同島一命」的字義,彰顯全民團結抗疫決心的意旨引來共鳴。(圖/連瑞芬 提供)

女書法家連瑞芬老師以「和衷共濟 同島一命」的書體主題,表達對第一線醫護警消防疫英雄的犧牲奉獻予以感謝之忱,他們以慈心大愛守護家園,也凝聚了全島同胞協力抗疫的奮鬥精神,書體振奮人心的表徵,讓人感動。

李憶含教授以書體「聞聲救苦」,呈現禮讚仁者堅毅卓絕與抗疫英雄無私奉獻的精神,讓人感動。(圖/李憶含 提供)
▲李憶含教授以書體「聞聲救苦」,呈現禮讚仁者堅毅卓絕與抗疫英雄無私奉獻的精神,讓人感動。(圖/李憶含 提供)

書藝家李憶含教授以「聞聲救苦」的書體來彰顯禮讚仁者堅毅卓絕,抗疫英雄無私奉獻的精神。李憶含教授表示,見證其德聞聲救苦,有道之士更應獻身,以覺有情的思想觀念,捨離私欲、謬誤與偏差。支持有意義的護生志業,此時此刻,政府更應為人民服務,以落實具體作為完全徹底。

水墨畫家陳合成教授以書體「大愛無疆」,表達了藝術界對防疫人員犧牲奉獻精神的無限感佩,大愛浩瀚打動人心。(圖/陳合成 提供)
▲水墨畫家陳合成教授以書體「大愛無疆」,表達了藝術界對防疫人員犧牲奉獻精神的無限感佩,大愛浩瀚打動人心。(圖/陳合成 提供)

水墨畫家陳合成教授以書體「大愛無疆」來向前線抗疫醫護英雄致敬。陳合成教授表示,藝術界同心合意向防疫人員犧牲奉獻的精神與作為表達由衷崇敬,這種發揮大愛的仁心義舉,表現出無邊深遠的慈悲,相當能打動人心。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潘襎教授以書體「共渡波劫」意喻,深刻體悟生命共同體的真義,祝願全民脫離劫難。(圖/潘襎 提供)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潘襎教授以書體「共渡波劫」意喻,深刻體悟生命共同體的真義,祝願全民脫離劫難。(圖/潘襎 提供)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潘襎教授以書體「共渡波劫」,有著「劫難與波瀾」的意喻,來向全國防疫醫護人員因防疫的劫難承擔重任以表達敬意。潘襎教授表示,疫情雖疏離了人與人的距離,卻使生命共同體之認識更加深刻,祝願臺灣全民共渡波劫。

當代藝術家詹阿水老師以「藍色山影」作品,藉藝術生活化的力量來力挺防疫第一線人員,展現豐沛大愛精神。(圖/詹阿水 提供)
▲當代藝術家詹阿水老師以「藍色山影」作品,藉藝術生活化的力量來力挺防疫第一線人員,展現豐沛大愛精神。(圖/詹阿水 提供)

當代藝術家詹阿水老師以油畫作品「藍色山影」,呈現情朗明淨的景觀,藉由視覺感受與心靈悸動,來表現出處之泰然的沈穩與定心,他期盼藉由藝術生活化的力量來支持防疫人員,從藝振人心來表現大愛精神來傳頌社會,是藝術界衷心期盼。

陳朝寶老師的水墨作品「一失覺成千古恨」,帶給民眾新的警醒。(圖/陳朝寶 提供)
▲陳朝寶老師的水墨作品「一失覺成千古恨」,帶給民眾新的警醒。(圖/陳朝寶 提供)

當代藝術家暨漫畫家的陳朝寶老師以「一失覺成千古恨」的水墨畫作品,陳述民眾在此疫情期間,如果不慎感染病毒,因而失去警覺、先覺、感覺甚至嗅覺,那你就是病毒危險份子,那就是遺憾終身。此意亦為反應出在此非常時期,民眾必需時時提高警覺保護自己,藉由花蝶的互動調性,讓藝術意涵更為鞭辟入裡,以帶來社會的警醒,意義深遠。

 

相關連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