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跨界 豐足產業 梁永斐跳脫傳統 書藝在本土好茶中呈現設計感 風格創新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藝術的跨界結合在時代潮流下已蔚為一股風潮,能將作品展現文創行銷的效益,藝術家本身的條件與資質,則是市場多元發展的重要關鍵。藝術工作者特別能嗅出作品的角色定位與作品轉化層面的利基,在進行跨領域產銷合作時,讓作品、產品及商品在其間建構話語權的同時,彰顯文創發展模式,迎合風潮。書藝家背景的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梁永斐,在館務、個展與書藝結盟的多重身份中,勇於開創藝術創作豐沛面貌,他的專注與堅持也在近期的跨產業合作中找到新的著力點。書藝與茶藝的連結造就了生命的浩瀚奇蹟,也讓今(23)日的宣示備受關注。

梁永斐館長(右)說明這次跨業結盟文創行銷的意義,讓產品更具品味與價值。左為樺致形象設計創意總監楊佳璋。(記者 辛澎祥/攝)
▲梁永斐館長(右)說明這次跨業結盟文創行銷的意義,讓產品更具品味與價值。左為樺致形象設計創意總監楊佳璋。(記者 辛澎祥/攝)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的梁永斐,利用在公務閒暇之餘,持續書藝領域的創作,出生農家的他,深刻領略農耕生活及四季更迭的不同變化,近期創作的《豐收》系列作品,充滿色彩的豐富層次與連綿禪意,與他兒時的生命經驗有關。此次與大稻埕老店寶堂茶行以「寶堂蝶米」為品牌名共同設計合作,特別以《豐收》系列作品搭配該公司產自阿里山與衫林溪的好茶,精采詮釋書藝創作與臺灣好茶的完美結合。

展示將書藝作品轉化為流行文創商品,梁永斐這次顯得志在必得。(記者 辛澎祥/攝)
▲展示將書藝作品轉化為流行文創商品,梁永斐這次顯得志在必得。(記者 辛澎祥/攝)

梁永斐的書藝作品獨樹一幟,將書法圖像化,跳脫傳統框架,風格創新,近年來其作品已運用在瓷盤、古瓷盤、馬克杯組、絲巾、保溫瓶等文創商品上,充分體現「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意涵。此次在寶堂茶行的邀請下,以臺灣本土生產的好茶,結合樺致形象設計的精心設計,終於完成推出。

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左二)特別趕到會場向國美館館長梁永斐(右二)表達道賀之意。(記者 辛澎祥/攝)
▲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左二)特別趕到會場向國美館館長梁永斐(右二)表達道賀之意。(記者 辛澎祥/攝)

梁永斐表示,他非常感謝寶堂茶行與樺致形象設計團隊,完美呈現他的書藝創作,並以優質設計有效融入臺灣本土好茶,未來期待能將自己的創作做更多元的變化,與臺灣不同產業跨界合作。

梁永斐的書藝作品「豐收」,大器且揮灑的淋漓盡致。
▲梁永斐的書藝作品「豐收」,大器且揮灑的淋漓盡致。(圖/作者提供)

寶堂茶行總經理陳嘉將表示,經由梁永斐畫作授權與樺致的設計,豐富了禮盒的呈現,在「豐收」聯名茶禮盒裡,用心搭配兩款經典的烏龍茶,分別是:「懷念古早的凍頂味-阿里山烏龍」與「念念不忘清甜香-杉林溪烏龍」,以傳統焙籠(中焙火)與(原味輕焙)的兩種技術,他希望能藉著與書藝創作的結合,讓大家看見寶堂蝶米的不同面貌,並愛上品茗及好茶。

梁永斐的書藝創作在流暢設計感的轉化下,更加展現質感。
▲梁永斐的書藝創作在流暢設計感的轉化下,更加展現質感。

樺致形象設計創意總監楊佳指出,有機會讓梁永斐館長的作品與臺灣在地茶行的好茶進行跨界合作,他感到非常開心。這次的文創結合是梁永斐首次與茶廠合作,並提出四款作品設計,分別是「豐收」、「我書石鼓文」、「樂見德」與「明其德顯其能」等作品。其中,《豐收》作品係用西周金文的「明」字為創作元素,「明」字是由「日」與「月」組合而成,期勉人只要在自己的工作上日月持續努力,一定會有「豐收」的時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