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饗天開  繼往開來  雲心書會舉辦施春茂師生書法創作聯展  共同分享書藝的無限想像與可能

▲雲心書會主辦施春茂師生聯展。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由書藝家施春茂教授擔任書法指導老師的「雲心書會」,自2002年成立至今二十餘年歷史的發展歷程,以會員的高素質及整齊的創作陣容,而在書界佔有一席之地,多次質量兼俱的書體作品在展覽中所帶動的書法風潮,在傳統紥根的基礎上給於書藝現代與創新的風貌,文字的書寫撰述中更加提昇心境,也讓這次的施春茂師生書法創作聯展備受重視與期待,呈現中華傳統文化創新思路與格局,意義重大。

▲中國書法協會理事長陳銘鏡,致詞時肯定雲心書會成立至今20餘年的堅持努力而獲致豐碩的成果。(圖/雲心書會 提供)
▲中國書法學會理事長陳銘鏡,致詞時肯定雲心書會成立至今20餘年的堅持努力而獲致豐碩的成果。(圖/雲心書會 提供)

由雲心書會所主辦的「藝饗天開-雲心書會2025書法創作聯展」,10日於國立中正紀念堂第三展廳舉行盛大開幕式,與會書壇多位領導人與知名書家皆踴躍出席開幕盛會,書壇大師施春茂教授致詞時肯定參展的同學們在書藝的造詣與努力成果,並在傳統與現代的書法創作表現上展現個人豐沛才情,為書法的轉化與傳承展現契機,他認為書法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表徵,代表著國力提昇與社會發展軌跡的精進,是需要從根做起,從小學習,才能在相當時日後自成一格,他對這次的師生創作聯展表示是一種正面的鼓勵,在穩固的學習基礎上,讓書法技藝更上一層樓,具有後續精進的能量與價值。

▲中華書道學會理事長楊旭堂,特別在致詞時表達對施春茂教授數十年在書藝創作與教學上成就的正面推崇。(圖/雲心書會 提供)
▲中華書道學會理事長楊旭堂,特別在致詞時表達對施春茂教授數十年在書藝創作與教學上成就的正面推崇。(圖/雲心書會 提供)

多位知名的書法家也同時擔任教職與書會負責人的名家大師,也紛紛趕到展場向參展師生們表達展出的道賀之意,計有陳銘鏡老師、楊旭堂教授、黃智陽教授、李鴻德老師等人,分別從不同的層面與角度來表達對此次施春茂教授師生展的重要性與特殊意義,對施春茂教授一生以書法研究、教學、展覽與傳承為志業表示了推崇與敬佩,而這次展出作品的多元與突出,雲心書會努力耕耘與推動書法的文化智慧工程並有豐碩成果,是長時間鑽研與付出所換來的,令人感佩。雲心書會會長劉璋垣亦對書界的肯定與支持表達感激,並期待在既有的書會基礎與資源中再求提昇,開起書會新的未來。

▲華梵大學人文暨藝術學院院長黃智陽教授,致詞時表示雲心書會多年在推廣書藝所獲得的正面評價,值得讚許。(圖/雲心書會 提供)
▲華梵大學人文暨藝術學院院長黃智陽教授,致詞時表示雲心書會多年在推廣書藝所獲得的正面評價,值得讚許。(圖/雲心書會 提供)

雲心書會指出,該會成立於2002年,在施春茂老師的精進指導下,會員不僅致力於歷代經典作品的臨習,同時也思考書法如何呈現當代化的議題,並在傳統與現代美學的融合下,大家都有決心來探索當代書法的核心及可能延伸的邊界。書法文化與技藝發展歷時悠久,傳統書法在藝術表現上較難以擺脫舊有的規範,而當代書法則講究在傳統的基礎上,超脫原有的制式準則,並融入創作者自身的生命經驗,及對所處文化內涵的省思,進而賦予書法藝術更深刻的文化觀察及社會關懷。

▲中國書法學會顧問李鴻德教授,強調這次雲心書會的師生創作展,可說是書法展的指標性典範。(圖/雲心書會 提供)
▲中國書法學會顧問李鴻德教授,強調這次雲心書會的師生創作展,可說是書法展的指標性典範。(圖/雲心書會 提供)
▲雲心書會會長劉璋垣以主辦單位的立場說明這次主辦施春茂師生聯展的正面意義,並期待書界能交流觀摩,建構書藝傳承的美好未來。(圖/雲心書會 提供)
▲雲心書會會長劉璋垣以主辦單位的立場說明這次主辦施春茂師生聯展的正面意義,並期待書界能交流觀摩,建構書藝傳承的美好未來。(圖/雲心書會 提供)

雲心書會認為,從創作大環境觀之,當代書法的創作範疇雖然不斷推廣擴大與延伸,各種觀念及媒材也陸續滲入至書法表現的層面中,書法面貌已較過去有不同的轉變與呈現,思考書法該如何向前走這個議題時,首先必須要面對重要的課題,亦即書法的界定與文化,或許也將成為當代書法創作的討論核心,也從書法的文化價值來做評斷,更多的人願意從學習書法到融入與發揚,這是個重要的課程,也是重大的議題。

▲書法家施春茂教授擔任雲心書會指導老師,在這次師生創作聯展中亦有他的精湛書藝作品展出。(記者 辛澎祥/攝)
▲書法家施春茂教授擔任雲心書會指導老師,在這次師生創作聯展中亦有他的精湛書藝作品展出。(記者 辛澎祥/攝)

這次師生書法創作聯展出以「藝饗天開」為主題,即呼應了當前書法藝術的發展課題,也呈現了雲心書會在創作上的企圖心。劉璋垣會長指出,該會指導老師施春茂教授近年創作往往別出心裁,無論是以書入畫或以畫入書,書畫的交融及分解,形成書畫一體的當代書藝,大大啟發了雲心會員的創作想像空間,雲心的創作除了吸收傳統書法的養分之外,不論在形式或內容方面,一定程度地向當代藝術與抽象化靠攏,將各種已存在藝術形式加以重新組合運用,在結構上具繪畫的構圖特徵,或將文字直接圖像化,也有藉由水墨的烘托而突顯書法主體等繪畫觀念或技巧的滲入。

▲雲心書會會員也是施春茂教授的學生侯淑慧,在她的展出作品「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前留下展歷,創作技藝愈趨成熟。(記者 辛澎祥/攝)
▲雲心書會會員也是施春茂教授的學生侯淑慧,在她的展出作品「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前留下展歷,創作技藝愈趨成熟。(記者 辛澎祥/攝)
▲展出作品中可見創作者渾厚有力的筆觸,格外引起觀者的注意。(記者 辛澎祥/攝)
▲展出作品中可見創作者渾厚有力的筆觸,格外引起觀者的注意。(記者 辛澎祥/攝)

本次展覽的參展會員共21位,作品達120餘件,策展時特別將展出作品在空間中作有意識與話題討論的安排,以結合藝術創作與美學觀點。例如展出代表作品之一〈瘋狗浪〉,臺灣東北角海岸邊經常會炸出好幾公尺的異常巨浪,即民間俗稱「瘋狗浪」,該作品瘋狗浪三字以畫圈的方式寫出,由大大小小圓圈組成,在毛筆快速的轉動下迸發出動態的能量,左右兩邊相互對峙向上爆發,如同瘋狗浪向岸邊捲去;另一件作品〈落山風〉為南台灣恆春當地一大特色,這種強風捲起漫天風沙滾滾,便構成了極富詩意的作品,在文字處理上有些保留文字原來的結構或造形如「落」草書「山」金文「風」字,就完全概念化與抽象化,呈現風的動態及塵沙飛揚之感。施春茂教授亦展出幾幅新作,文字呈現大器格局,且具時代意義,書寫的展覽主題文字「藝饗天開」,也是全場頗為吸睛的焦點。

▲不同的書體在筆觸轉化下有著新的視覺感,參展者的創作連結詩書的情境,極具雅興。(記者 辛澎祥/攝)
▲不同的書體在筆觸轉化下有著新的視覺感,參展者的創作連結詩詞的情境,極具雅興。(記者 辛澎祥/攝)
▲參展作品的多元與藝術性,讓創作者的文意掌握趨於專業與人文特質,令人視野大開。(記者 辛澎祥/攝)
▲參展作品的多元與藝術性,讓創作者的文意掌握趨於專業與人文特質,令人視野大開。(記者 辛澎祥/攝)

這次參展的21位師生分別是施春茂、劉璋垣、莊文章 、黃惠麗、游美蘭、周明郎、江素香、侯淑慧、邱雲霞 、吳憶禎、張進傳、陳羿文、林雅馨、陳育信 、楊瓊如 、孫晃華、鍾佳娟、林品萱、阮靜雯、崔毅與李易等。 「藝饗天開-雲心書會2025書法創作聯展」,自即日起假國立中正紀念堂1樓第3展廳展出至20日止,歡迎民眾、喜歡書法藝術暨藝文界人士可蒞臨展場共賞本次書藝饗宴,一起分享對於書法的各種想像,備受期待。

▲以現代書藝的表現形式,使作品提昇了觀賞的層次與境界。(記者 辛澎祥/攝)
▲以現代書藝的表現形式,使作品提昇了觀賞的層次與境界。(記者 辛澎祥/攝)
▲雲心書會指導老師施春茂教授在所書寫的展覽主題「藝饗天開」前留影,書體可謂大器軒昂,令人驚艷。(記者 辛澎祥/攝)
▲雲心書會指導老師施春茂教授在所書寫的展覽主題「藝饗天開」前留影,書體可謂大器軒昂,令人驚艷。(記者 辛澎祥/攝)
▲全新的筆法讓文字的躍動有了更多的想像。(記者 辛澎祥/攝)
▲全新的筆法讓文字的躍動有了更多的想像。(記者 辛澎祥/攝)

 

 

相關連結:西方繪畫融入中文書體   施春茂的藝術不歸路   在抽象與觀念性中延伸筆墨無境   臺北回顧展創新登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