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葉經極其珍貴,見之如見佛面!
最近採訪了上海同德仁御珠工坊蔡雲先生,他談到了貝葉經的歷史沿革與地位,此文物珍貴之處,令人感動,近期他計劃到台灣與佛教文化機構洽談貝葉經交流展覽事務,並推廣貝葉經歷史與文化的精髓,相信必定能在佛教界與社會各層面引起話題與討論,可說未展先轟動,令人期待。
“貝葉經”是在紙張發明之前,刻寫在貝多羅樹(即棕櫚樹)葉上的佛經。據《佛本行集經》記載:“時彼天王,知如來意,即持筆墨及多羅葉,往詣佛所。”也就是說,在佛陀住世的時代,貝葉經就已經存在。
上海同德仁御珠工坊負責人蔡雲,珍藏多年來自尼泊爾與印緬的貝葉經,將來台展出
佛陀涅槃後,他的弟子舉行了5次大規模的結集活動,將佛陀宣講的教法,刻寫在貝葉上,稱為“貝葉經”。貝葉經完整記錄了佛教原典,成為後來佛學的基礎。
在第一次結集中,結集了“法與律”。法,就是經典(最初法並沒有五部與四阿含的分類組織,而是在後世的傳承期間才被分類整理的);律,分止持戒(禁止事項)和作持戒(遵守事項)兩種。此次結集,真實地記錄了佛陀的教法。第二次結集是在佛陀滅度後一百餘年,七百比丘為戒律上的十條諍議,會合在毗舍離城裁判此事。第三次結集是在阿育王時代,以目犍連子帝須為首的高僧,在華氏城進行結集,對經和律都做了分類整理,對佛教的修行方法、律的戒條和作法規定加以體系化,將難解的語句下定義加以說明;並將關於經律的研究文獻輯錄起來,形成論藏。這次結集,第一次形成了經、律、論三藏的佛學體系,刻寫成貝葉經。在這次結集之後,阿育王派遣的佛教僧人攜帶刻寫三藏的貝葉經,前往中亞、尼泊爾、緬甸、中國等地傳教。而各地佛教徒前往印度學習佛法,帶回本土的也是貝葉經。從此,佛教散佈各國,成為世界性的宗教。而西元前1世紀的第四次結集,是斯里蘭卡大寺派的高僧,在阿盧寺(靈光寺)用了3年多的時間,將佛教三藏典籍用僧迦羅文字母拼寫的巴厘語刻寫在貝葉上,這就是《南傳大藏經》。西元1世紀,大月氏貴霜帝國的迦膩色迦王與肋尊者商議發起第五次結集,召集以世友尊者為上首的高僧在阿富汗喀什米爾地區,對經、律、論進行解釋,刻寫在貝葉上共30萬頌,900多萬言。
貝葉經博大精深,令蔡雲驚嘆不已。
2000多年來,在印度、緬甸、尼泊爾,我國西藏、新疆等地,用梵文、奧裡亞文、僧迦羅文、緬甸文、回鶻文、和闐文、吐火羅文等拼寫的貝葉經各種寫刻本,完整保存了佛學三藏原典,不僅記載了無數被歷史湮滅的佛教原始真跡,也記錄了古人在哲學、醫學、數學、天文學等領域取得的成果,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文獻典籍是目前世界上古文獻中最為珍貴的原始資料之一。貝葉文獻堪稱是全人類文化寶庫中的聖典。
現存的貝葉經寫本,儘管在數量上不如紙書寫本,但是在佛典中卻佔據很重要的地位,因為佛經的梵文寫本主要是貝葉寫本。隨著紙張的發明,貝葉逐漸被黃紙所取代。但是,貝葉寫本的影響仍然巨大:即使是流行紙書,有時也依據貝葉的形式而做成貝葉型的紙;貝葉寫經長期支配了印度書籍的樣式,而且貝葉的形制和書寫用筆,對梵文的字體也有很大的影響。
貝葉經甚至形成一種民族文化。例如,在中國的傣族文化傳統中,就有“貝葉文化”的提法。“貝葉文化”是因為傣族的文化內容用貝葉經本記載而得名。據傣族文獻《帕薩坦》載,佛陀涅前,其弟子就曾來到緬甸一帶傳播佛法。西元前1世紀,西雙版納首次派代表前往緬甸迎接佛牙和經書。自此,記載著小乘佛教經典的貝葉經源源不斷地傳入。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傣族人民不但學會了貝葉的製作和刻寫技術,還在14世紀左右,在緬甸文的基礎上,創造出了自己民族的文字——傣文。此後,傣族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每一次重要事件,都在這一片片貝葉上記錄下來。久而久之,刻寫在貝葉上的內容就涵蓋了傣族社會所有的文明成果。
蔡雲先生精心研究並收藏貝葉經,希望能與兩岸民眾同享福澤。
由於衝突、戰亂、氣候等種種原因,保存到今天的在清朝以前刻寫的貝葉經原葉極為稀少。
中國漢地的貝葉經,大多於盛唐時期傳入。據《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玄奘法師在西元667年時,從印度帶回657卷貝葉經,在長安翻譯成漢文佛經,這些貝葉經大部分被藏在大雁塔中。往事過千年,今天大雁塔博物館中的貝葉經只剩下區區幾片了。而洛陽白馬寺曾經藏有一部玄奘法師從印度取回的貝葉經,到現在也已經蕩然無存。莫高窟藏經洞是世界考古史上一個重大發現,斯坦因、伯希和等人從敦煌劫奪走的珍貴文物中,就有各時期、各種文字的貝葉經2000多片,其中有600片為殘葉,現在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館、倫敦英國國家圖書館、巴黎國立圖書館等處,秘不示人,學者只能看到微縮膠片,唯有幾片殘葉在德國公開展示。
據央視《走遍中國》欄目報導,現在流傳在中國的貝葉經少之又少,僅在西藏的薩迦寺、布達拉宮,國家博物館、大雁塔、峨眉山、普陀山等處存有少量版本,貝葉經已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西藏薩迦寺原有貝葉經100餘部,現在僅剩21部。普陀山文物館收藏珍貴文物眾多,其中兩件貝葉經尤為珍貴。其中之一是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春,由竹禪和尚敬獻給普陀山普濟寺的。
清代著名僧人竹禪和尚撰寫的《貝葉記》中曾說:“後世之學者得見貝葉真經如見佛面,不枉出家參學,雲遊十方,益於身心。”印度《貝密傳》更是說,能見貝葉經一片即結了佛緣,能擁藏貝葉經一葉者即結萬緣、福滿樓,功德無量萬運通。後世信徒一直將貝葉經作為十分珍貴、神聖的法舍利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