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2025年適逢臺灣前輩畫家陳澄波誕辰130周年紀念,尊彩藝術中心為響應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在國立臺灣博物館「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的活動,特別策劃於尊彩藝術中心館內,展出總計十多件珍貴油畫作品,呈現藝術家自1924-1947間,生活於臺灣、日本東京與中國上海三地的足跡,找尋多樣性人文與自然發展的圖像,從各地重要地標裡,探索陳澄波對土地情感與人文關懷的描繪。

尊彩藝術中心負責人陳菁螢表示,陳澄波彩筆下,如臺灣嘉義、淡水觀音山、淡水夕照等重要人文景觀之外,也為我們見證了1930年代初期臺灣在農漁工商產業現代化的過程,無論就社會文史意義或在藝術性上都有饒富意義的貢獻。陳澄波渴望與人親近,長期以來他的風景繪畫中,人物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即使在遼闊的風景圖畫裡,總會點綴幾個人物,讓畫面充滿溫情。

陳澄波出生於嘉義,早年留學日本東京美術學校,師承藤島武二,奠定其穩健的寫實油畫基礎。1929年,他以《嘉義街景》入選日本帝展,成為首位入選帝展的台灣藝術家。其畫作風格融合西洋繪畫技巧與台灣土地情感,色彩明亮、構圖清朗,筆觸中蘊藏對家鄉自然人文的熱愛與觀察。

陳澄波不僅是藝術家,更是台灣歷史的見證者,他的生命與創作交織為一部台灣近代史詩,透過畫布記錄時代、抒發情感。本展覽正是一場對其精神與作品的深切致敬,也讓世人更理解「畫筆亦是良知」的深層意義凝視色彩與土地的共鳴,體會一位藝術家的溫度、情懷與理想。

本次展覽不僅是對藝術家一生創作的深度回顧,更是一場文化記憶的喚醒,邀請觀者重新認識台灣美術現代化的根基與精神傳承。尊彩藝術中心在此特殊的時刻,延續永久的溫情,推崇陳澄波對中國、臺灣、日本乃至全世界的不同文化裡予以包容接納,進一步的疏理整合,賦予藝術和文明之河一個嶄新的生命。「陳澄波百三特展」將自8月2日起假尊彩藝術中心展出至10月5日止,歡迎藝文界人士與民眾前往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