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現實視覺美學與極致肢體力量展現 《夢與陰影》探索內在深層潛意識

河床劇團✕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夢與陰影》演出劇照:左起演員陳冠廷、張佳芝、黃致愷、江宇平(1)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都在睡夢之中,但我們卻很少留意夢境。2023TIFA 台灣國際藝術節4月7日至9日推出河床劇團✕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共創跨界《夢與陰影》演出,以夢境為主題,邀請觀眾到國家戲劇院醒著做夢,喚醒藏在內心深層的潛意識,意象劇場遇上當代馬戲激盪出的火花,不容錯過。

河床劇團歷來以「意象劇場」著名,其VR作品《遺留》甫於盧森堡城市電影節獲得沉浸式競賽最佳體驗大獎;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則曾受邀至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演出,今年也將再度赴該藝術節演出。

河床劇團✕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夢與陰影》邀請觀眾到國家戲劇院醒著做夢。(圖/兩廳院提供)
▲河床劇團✕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夢與陰影》邀請觀眾到國家戲劇院醒著做夢。(圖/兩廳院提供)

擁有劇場魔法師之稱的河床導演郭文泰表示,最想帶給觀眾的「重點不是創作者表現了什麼特殊的夢境,而是觀眾能夠在觀看的同時,連結起兒時的景象、或者曾經有過的欲望,藉由場上的氛圍滲透進我們的身體與腦袋,而能重新看到自我,甚至看到早已遺忘的自我。」

意象劇場最大的特色是透過顏色、線條、表演、舞臺、燈光、道具、服裝、影像拼貼出一幅幅流動的畫,在沒有劇本、沒有架構下刺激觀眾的感官記憶,進而讓觀眾聯想到某個記憶中的感受或是想法。而每一個人經歷都不同,所以當有一千位觀眾看了這齣戲,就會產生一千種想像。郭文泰導演的戲無法用簡單的隻字片語去形容,他的舞台意象需要透過實際身歷其境才能真實體會。

當意象劇場遇上當代馬戲,《夢與陰影》帶給歡眾不同的想像空間。(圖/兩廳院提供)
▲當意象劇場遇上當代馬戲,《夢與陰影》帶給歡眾不同的想像空間。(圖/兩廳院提供)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曾有一位導演和她說:「現場永遠不會被取代,現場才是魔幻的存在。」在2021年秋天藝術節看過郭文泰執導的《被遺忘的》後,也見識到郭文泰導演的手法,相信大家可以在這次的作品裡重溫劇場的魔幻感。

河床劇團一直以「意象劇場」作為其創作理念,穿梭在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之間,用一幕幕看似平常而不平常的畫面,牽引觀眾的目光;福爾摩沙馬戲團則具有獨樹一格的肢體語彙與表演風格,其團隊成員來自各種不同的表演領域,包括特技、雜耍、街舞、當代舞蹈、武術、戲劇等,個個都身懷絕技,看似與你我無異的身體,卻能展現你我所不能,演出總讓觀眾覺得驚奇不可思議。

河床劇團✕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夢與陰影》。(圖/兩廳院提供)
▲河床劇團✕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夢與陰影》。(圖/兩廳院提供)

這兩種魔幻而迷人的特質讓兩個團隊相遇進而共同創作,河床劇團超現實主義的表演呈現方式,搭上 FOCA 超凡馬戲表演者肢體動作及技術,兩種超現實的加成,用當代馬戲元素與馬戲演員的肢體,揉合進意象劇場裡,剛與柔、快與慢之對比,搭配此次夢境之主題,將帶給大家不同於以往的想像。

近年來FOCA不斷與不同領域導演合作,一再展現馬戲表演高度包容的表演技藝與能量。為了這次的演出,兩團於前年年底已開始密切交流學習,河床的演員向FOCA學肢體使用方式,FOCA演員則向河床學習表演者如何透過自身的情感投入及眼神表達情緒,也讓他們練習在原先肢體的使用方式中帶入更多內在的情感,而不只是炫技。

(左5起)河床劇團團長葉素伶、藝術總監郭文泰、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藝術總監李宗軒、團長林智偉等合照
▲(左5起)河床劇團團長葉素伶、藝術總監郭文泰、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藝術總監李宗軒、團長林智偉等合照。(圖/兩廳院提供)

河床劇團✕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夢與陰影》,邀請觀眾暫時拋開現實的約束,一起沉醉入夢。更多訊息詳見: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580471206709768197

 

 

相關連結:2023TIFA 台灣國際藝術節重磅推出《山貌》 假新聞教戰守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