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疫情過後睽違已久的國際盛事,2024年第12屆世界竹論壇將首度移師臺灣,於3月16日正式啟動。世界竹論壇是國際上竹領域重要學術與文化交流活動,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中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林業署)以及社團法人臺灣竹會(臺灣竹會)共同籌備下擴大舉辦博覽會與論壇,期待展現臺灣竹產業經營的多元面貌,並帶進更多新的產業發展契機,呼應世界竹產業當代發展的永續目標。

竹博覽會由五大展區構成,3月16日起至4月28日期間於新竹、南投、雲林、嘉義、花蓮五地共展,工藝中心以臺灣竹藝展區(南投)代表串連竹科技(新竹)、竹療育(雲林)、竹構築(嘉義)及竹生活(花蓮)主題展區,藉由本次活動,從臺灣傳統竹產業的生態到新世代竹的生活樣態,以創新、突破的關係,開啟竹藝產業在「次世代竹」的傳承延續與對未來的期許。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扣合工藝中心倡議的『活工藝.工藝活』目標,本次工藝中心作為竹博覽會臺灣竹藝代表展區,將從支持經濟的竹產業、竹藝創新設計合作以及結合當代科技與材料試驗的竹藝未來探索,呈現臺灣工藝從工藝1.0逐步走向工藝4.0的脈絡路徑。」展區規劃包含從臺灣早期支持竹產業經濟的常民匠師作品到集結當代臺灣竹藝大師的「匠心之作」區、結合來自不同國家與文化背景國內外設計師與工藝家共創合作的「國際合創」區、以及融合實驗精神於傳統材料技術與當代科技運用的「科技跨域」區,目的在帶給國內外觀者對臺灣竹藝產業發展,不論是過去、現在或未來的認識與認同。

工藝中心將於4月21-22日安排參與世界竹論壇的國際貴賓深入臺灣重要竹產區參訪,並協力林業署南投分署,以周末限定活動「竹食力市集」搭配工藝中心「假日工藝市集」竹主題活動,強調竹對生態、工藝實用、藝術與信仰的支持與表現,以及地方的竹產業成果。從臺灣傳統竹產業到新世代竹文化,展現竹工藝在當地文化與生活中的連結,具體展現竹成為日常生活文化設計的一部分。

工藝中心說明,近年來,許多竹材產量豐富的國家開始重視竹產業與地方文化經濟之間的關係,並建立起竹材產業的創新發展模式,包括越南、印度、日、韓及臺灣等,許多非竹產區國家如德、法等,也開始投入竹材產業發展與研究相關活動。臺灣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各種竹子廣泛分佈於全島各地,從早期50至70年代的家具器具到香蕉簍,以及竹筷、竹籤和童玩等,到後來竹工藝發展逐漸轉型,擺脫過去的困境,並展現獨特的自我風格。工藝中心肩負臺灣工藝文化推廣與產業發展使命,持續扶植製造者、工藝家乃至設計師,共同耕耘臺灣竹藝產業,並積極推動臺灣竹藝產業參與國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