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定古蹟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及再利用工程  舉行上樑儀式

▲金門縣定古蹟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及再利用工程上樑儀式。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金門縣定古蹟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及再利用工程於7月5日吉辰舉行上樑儀式,該修復工程從去年五月開始進行,預計於明年6月竣工。未來修復完成後,將會適度開放給民眾參觀。所有權人十分感謝修復團隊積極修復,也期待早日看見昔日大厝的新面貌。

金門縣文化局指出,俗諺云「房頂有樑,家中有糧,房頂無樑,六畜不旺」,可知上樑自古就具有重大意義。依照傳統習俗,上梁儀式一開始必須進行選樑、發樑、迎樑等一連串流程,直至封樑、賀樑、上樑宴完成後,上樑儀式才正式結束,程序繁多,甚至還有為此而產生的上樑疏文,由此可知中國自古對上樑之重視。

▲金門縣定古蹟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及再利用工程上樑儀式。(圖/金門縣文化局 提供)
▲金門縣定古蹟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及再利用工程上樑儀式。(圖/金門縣文化局 提供)

本次上樑儀式簡單而隆重,由金門文化局陳榮昌局長、金湖鎮鎮長陳文顧、代表會主席蔡乃靖、料羅吳氏宗親會吳有親理事長、所有權人及修復團隊等人進行祭樑儀式,祭樑結束後,在大家引贊同唱下,進行了升樑儀式,當大木匠師將中脊樑放置定位後,上樑儀式典禮也正式畫下了句點。

▲在金門文化局長陳榮昌(右)的帶領主祭下,預祝工程順利圓滿。(圖/金門縣文化局 提供)
▲在金門文化局長陳榮昌(右)的帶領主祭下,預祝工程順利圓滿。(圖/金門縣文化局 提供)

陳榮昌局長表示,縣定古蹟料羅吳氏六路大厝建築是金門地區最大的民宅,古書有言「上樑有如人之加冠」,上樑對建築來說具重大的意義,象徵建築主體完成,同時感謝工程順利、祈求居民安居樂業,如今上梁已完成,代表工程已進入另個新里程碑,期許透過上樑儀式的加持,大厝後續的修繕可如期如質的完工,能為料羅聚落重新注入青春的湧泉,讓聚落有機會能再現風華,最重要是祈望透過這工程,可以重新燃起民眾對文化資產的重視,進而提升縣民的文化素養。

▲金門縣定古蹟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及再利用工程上樑儀式,縣府長官一行祈福工程順利。(圖/金門縣文化局 提供)
▲金門縣定古蹟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及再利用工程上樑儀式,縣府長官一行祈福工程順利。(圖/金門縣文化局 提供)

該建築格局為雙落帶雙突歸(六路大厝)及雙護龍,且是料羅吳氏最早大厝,建築整體形制及符號形式豐富,建築木構造精美,內部木構架用量極多,六路牆體均為穿鬪式木構造,為金門地區唯一,顯現大木匠之巧思,木作匠藝水準極高,紀錄當時匠人工藝水準。

 

 

相關連結:金門料羅吳氏六路大厝修復工程開工動土   期盼再現浯島風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