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文化局將辦理「以形傳神-認識金門祖先像」專書發表簽書會

▲金門文化局將辦理「以形傳神-認識金門祖先像」專書發表會。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金門文化局委託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李建緯所長辦理的「111年金門地區傳世祖宗畫像普查與研究計畫」案,於今年完成結案,該案並由計畫主持人主編「以形傳神-認識金門祖先像」專書,將擇定10月14日於文化局演藝廳辦理專書發表簽書會,現場並將致贈感謝狀予本次調查案提供畫像調查研究的民眾,感謝他們願意支持肯定金門縣府對文化保存之用心,當日出席者皆可獲得作者親筆簽名的專書一本。

祖先畫像呈現了家族祖先的真實影像、容貌,不僅讓後代子孫能透過畫像具體的瞻仰、緬懷祖先,也能讓畫像成為家族歷史事蹟流傳的媒介。而畫像本身除了代表了傳統祖先崇拜的禮教意義,也能夠根據其文物性質來理解和深究畫像的性質和內涵,包括畫像人物的繪畫技巧、風格,人物的服飾、家具、擺件以及畫面的陳設與結構,祖先畫像的各式元素與藝術價值都值得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剖析。

▲金門文化局將辦理「以形傳神-認識金門祖先像」專書發表簽書會。(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金門文化局將辦理「以形傳神-認識金門祖先像」專書發表簽書會。(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金門縣政府對於在地文化價值的發掘與歷史脈絡、家族故事的重現一直都非常重視,並鼓勵大家積極參與,以鼓勵深耕且長期合作的步調和態度去審視金門的文化資產,由文化局委託逢甲大學李建緯教授進行的「111年金門地區傳世祖宗畫像普查與研究計畫」,在金門鄉親的熱烈參與下,提供調查的祖先畫像形式與種類有著多樣化的特徵,除了傳統丹青水墨畫,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開始運用炭精筆繪製人物肖像畫,以及西洋攝影術的出現,更不乏有油畫技法、水彩技法,乃至於磁磚畫等繪製的祖先人物畫像,這些透過多樣式、多材料再現的祖先畫像,反映金門地區各家族對於祖先畫像的各種新技法的嘗試與重視。

109年文化局將「金門地區傳世祖宗畫像普查與研究計畫」執行調查成果集結,並出版「傳神-走進金門祖先畫像」專書,111年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出版文獻書刊「佳作」獎次,此次《以形傳神—認識金門祖先像》的出版,整理了111年於金門民間所普查的24幅祖先畫像,並敘述了不同的家族故事與脈絡;也針對了6幅祖先畫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期待此次的出版成果能讓讀者理解祖先畫像的文物價值和珍貴之處,也能讓金門的家族歷史、先人事蹟被讀者看見,永續流傳。

 

 

 

 

相關連結:金門縣縣定古蹟東村呂朝怡洋樓(東村雙喜樓)未來規劃凝聚共識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