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彼此  走得更遠  臺文館文學處方暖心發表  寫下長照與文學結合的新典範

▲臺文館發行新書,為長照與文學的結合邁出強韌的一步。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國立臺灣文學館30於臺灣文學基地舉辦《陪伴彼此,走得更遠:給照顧者的文學處方》新書發表會,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陳瑩芳、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劉建良主任、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吳盈瑩副主任、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陳芝宇總經理、《陪伴彼此,走得更遠》文學讀本主編吳妮民醫師、伴寫手冊撰文黃素菲心理師、共同作者作家鍾文音、蔡怡、凌明玉等各界貴賓均蒞臨共襄盛舉,場面熱烈。

臺文館館長陳瑩芳表示,臺文館自2023年「寫字療疾—臺灣文學中的疾與療」特展、2024年「海馬打點滴:你有所不知的文學療癒」特展以降,便持續探索文學參與社會的可能方案,致力串連產、官、學力量,朝各年齡層開發「臺灣文學處方箋」,持續推出「心理師的文學療癒之旅」、「引錄劇場工作坊」、「親子共讀處方箋」等活動,而今發表新書《陪伴彼此,走得更遠》正為臺文館進一步回應高齡社會的需求:感謝多位合作夥伴、12位作家的授權來共同推動這項跨域計畫,結合文學、醫學與心理學,以臺灣文學的溫度與書寫的力量,為照顧者帶來真實且深刻的陪伴。文學不僅存在於書頁之中,更在日常生活裡無所不在,能以閱讀、書寫、聲音與抄寫等多元形式引發共感與反思。本書以「文學讀本」加上「伴寫手冊」的創意設計來呈現「文學處方」概念,期望成為促進心理韌性與文化參與照護的新媒介。

▲臺文館館長陳瑩芳致詞時表達對這本兼顧文學與長照議題的新書,將讓更多面臨困境的讀者與民眾有一個新的指引與啟發。(記者 辛澎祥/攝)
▲臺文館館長陳瑩芳致詞時表達對這本兼顧文學與長照議題的新書,將讓更多面臨困境的讀者與民眾有一個新的指引與啟發。(記者 辛澎祥/攝)

聯經出版總經理陳芝宇提及,臺文館的理念「讓文學走進生活」讓人深受感動,文學與照顧、陪伴的結合極具創新性與必要性。這本書不僅是為愛好文學的人而作,更是一份送給所有臺灣人的禮物,能在面對長照與失落時帶來力量與安慰。陳芝宇也以自身照顧父母的經驗分享,照護雖艱難卻是珍貴的歷程,而《陪伴彼此,走得更遠》正是幫助人們在這段旅程中找到溫柔支撐的重要作品。

衛福部醫事司劉越萍司長分享從醫經驗,指出醫療不僅是救治生命,更重要的是陪伴病人與家屬找到後續的生活轉折。《陪伴彼此,走得更遠》正好提供一種以文字與文學為媒介的心靈支持,讓閱讀成為理解與療癒的力量。她表示,今日翻閱後深深感受文學不再只是文青的專屬,而是貼近日常、具實際功能的生活工具,能幫助人們以更溫柔與正向的方式面對人生課題。

▲資深媒體人楊月娥以自身長照十年照顧者的身份,解構出她複雜的心境,也因為走出困境的歷程也使此她的遭遇及經驗備顯珍貴。(記者 辛澎祥/攝)
▲資深媒體人楊月娥以自身長照十年照顧者的身份,解構出她複雜的心境,也因為走出困境的歷程也使此她的遭遇及經驗備顯珍貴。(記者 辛澎祥/攝)

擔任新書「文學讀本」主編的吳妮民醫師,她提到這次編輯計畫歷時半年,凝聚了編輯團隊與12位作家的共同努力。書中21篇作品以「病來了,淚來了」、「新的關係、心的關係」、「和解與告別」三個單元貫穿,呈現從面對疾病、建立關係到最終和解的生命歷程。吳妮民自己22歲時就讀於成大醫學院時,正是臺文館甫成立之時,當時的系列大型文學講座給予其豐潤的文學滋養,多年後能為臺文館策劃出版這本書,意義格外深遠,也象徵文學陪伴生命的延續與成長。

▲黃素菲心理師(左)在發表會上解說她對長照醫療的觀察與體悟,對這本新書的故事與觀點,她認為有很大的參考與學習的價值。右為發表會主持人楊月娥。(記者 辛澎祥/攝)
▲黃素菲心理師(左)在發表會上解說她對長照醫療的觀察與體悟,對這本新書的故事與觀點,她認為有很大的參考與學習的價值。右為發表會主持人楊月娥。(記者 辛澎祥/攝)

本書「伴寫手冊」撰文黃素菲心理師分享,能與醫師、作家及臺灣文學館合作是一段珍貴且跨領域的經驗。黃素菲指出,敘事治療的核心在於「傾聽故事,讓說故事的人成為主角」,而書寫本身也是一種療癒過程,能幫助人們在文字中找到安慰與自我理解。談及個人學思歷程,黃素菲笑言從理性取向的心理學研究轉向文學與敘事,使他找回回家的感覺。

作家鍾文音感性分享自身長照經驗,表示照顧母親長達近八年的過程,猶如「穿越漫長黑夜的倖存者」,在痛苦中學會以文字療癒與陪伴。她提到,母親失語後讓她深刻體會「語言與愛」的重量,也讓文學成為理解生命脆弱的重要方式。鍾文音強調,《陪伴彼此,走得更遠》是一張「生命的地圖」,引導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在艱難中找到彼此、重拾力量,曾因書寫母病三部曲,且以其中之40萬字小說《別送》獲得2021年臺灣文學金典獎年度大獎的她認為,沒有人陪的時候,會有天陪;而這本書,就是那份溫柔的陪伴。也期待讀者因此可以循線再去看作家完整的作品。

▲新書發表會上的啟動儀式,正式宣告長照文學的問世,格外受到外界期待。(記者 辛澎祥/攝)
▲新書發表會上的啟動儀式,正式宣告長照文學的問世,格外受到外界期待。(記者 辛澎祥/攝)

《陪伴彼此,走得更遠》內含兩冊書籍:「文學讀本」與「伴寫手冊」,分別由醫師作家吳妮民與敘事治療專家黃素菲教授策劃。前者精選12位臺灣文學華、台、客語小說及散文作品,每篇均附有聲錄音,期望降低閱讀負擔,讓文學的聲音陪伴繁忙的照顧日常;「伴寫手冊」則為42天的趣味讀寫計畫,鼓勵讀者透過寫作與引導提問,在抄寫、紀錄、回憶等過程中抒發情緒,重新定義「照顧」這條艱難而漫長的生命之路。

▲兩本專書包裝一套的「陪伴彼此 走得更遠」,已在市場預約銷售中。(記者 辛澎祥/攝)
▲兩本專書包裝一套的「陪伴彼此 走得更遠」,已在市場預約銷售中。(記者 辛澎祥/攝)

2025年的臺灣已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長期照顧漸漸成為許多家庭難以迴避而需直面的課題。而臺文館自許以「文學處方箋」實踐博物館公共性與社會責任,期盼文學能以溫暖且積極的方式,為大眾帶來支持與陪伴。《陪伴彼此,走得更遠》即日起於國立臺灣文學館及各大網路、實體書店販售,而新書推廣活動亦將自11月起跑,本書作者鍾文音、林靜芸、夏夏、凌明玉等,將在北、中、南舉辦講座,分享照顧心緒,期許以文學接住照顧者、為你我點亮微光。

 

 

相關連結:捷克童書登陸臺南  臺文館文學樂園開啟跨國閱讀新體驗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