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舞集「春鬥2024」 3風格迥異作品本周末登場

春鬥藝術家鄭宗龍、蘇文琪、王宇光,與春鬥階段性作品創作者林品碩、陳柏潔合照。攝影 張震洲jpg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雲門舞集「春鬥2024」於5月25、26日在淡水雲門劇場登場,3部風格迥異的作品讓外界期待,包括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與知名影像創作者全明遠合作的《身土》、編舞家蘇文琪的《可以是無題》與王宇光的《BE THERE》。此外,邀請了創作者林品碩與陳柏潔,以階段性的作品呈現,帶領觀眾參與作品的孵化過程。

春鬥藝術家鄭宗龍鄰(左起)、蘇文琪、王宇光合影。(圖/張震洲攝)
▲春鬥藝術家鄭宗龍(左起)、蘇文琪、王宇光合影。(圖/張震洲攝)

雲門自2001年首次啟動「春鬥」至今,包括鄭宗龍、黃翊、蔡博丞等編舞家都曾在這發表新作品,也透過「春鬥」一步步讓大眾熟知。鄭宗龍很感謝春鬥這個平臺,讓他有個機會,用另外一個視角來讓大家看到舞蹈,看到身體。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亦曾表示「沒有春鬥跟羅曼菲老師,我不可能成為編舞者。」

睽違六年再次舉辦,鄭宗龍邀請曾是雲門2與「春鬥」舞者、炙手可熱的編舞家王宇光,與曾獲台新藝術獎的蘇文琪擔任「春鬥2024」的編舞家,各自與五位風格各異的雲門舞者合作。

王宇光《BE THERE》。(圖/雲門提供 攝影李佳曄)
▲王宇光《BE THERE》。(圖/李佳曄攝)

談及與舞者們排練《BE THERE》的過程,王宇光指出「原本帶來了所有的裝備、武器,還有過去的經驗來和舞者們工作,但怎麼都用不上!五位舞者各自有鮮明的姿態,我和他們共振出很不一樣的頻率。」王宇光認為舞作《BE THERE》「跟原本預想完全不一樣。我們現在做的所有選擇,都是在思考我們如何邀請觀眾,可以享受自己存在於這個空間。」

蘇文琪《可以是無題》。(圖/李佳曄攝)
▲蘇文琪《可以是無題》。(圖/李佳曄攝)

蘇文琪則認為身在臺灣,活在地震帶下,也正似處在板塊與板塊間的摩擦,擠壓在大國與大國間的身份。她帶著舞者與製作團隊一起感受著這些不確定、不穩定的狀態,既遠又近的危機感對身體造成的衝擊。「我們一直在討論在這種災難底下我們身體的直覺反應是什麼?但是我們的理性又告訴我們什麼?」在《可以是無題》的排練裡,帶給舞者不同面向的思考,讓舞者直言第一次感覺自己像是顯微鏡下的生物。

鄭宗龍《身土》。(圖/李瑋琦攝)
▲鄭宗龍《身土》。(圖/李瑋琦攝)

從2006年《莊嚴的笑話》開始,鄭宗龍在「春鬥」發表過七部作品,今年將呈現影像作品《身土》。他邀請了2023年以《紅尾巴》技術總監榮獲安錫影展VR水晶獎的影像創作者全明遠,以「身土不二」為概念,透過微距高速攝影技術,捕捉舞者黃媺雅的細微動作,打造出《身土》,也成為「春鬥」中首度播映的影像作品。

 

 

相關連結:雲門劇場10周年 重啟春鬥 四舞作躍上國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