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被華爾街日報譽為「非凡遠見者」的法國當代鋼琴巨擘皮耶-洛朗.艾馬爾(Pierre-Laurent Aimard),睽違十三年後再次來臺,於10月12日在國家音樂廳舉辦鋼琴獨奏會,其中有本次亞洲巡迴的獨家選曲,可說是獨厚臺灣愛樂聽眾。
出生於法國里昂的皮耶-洛朗.艾馬爾,從小就被視為鋼琴神童,八歲開始彈奏荀白克的作品,十六歲進入巴黎音樂院後,更受到當代作曲大師梅湘(Olivier Messiaen)夫婦的賞識,不只贏得無數大獎,也獲法國作曲家布列茲引薦進入巴黎當代樂團。艾馬爾從此結識了許多重要當代作曲大師。
當今備受推崇的匈牙利作曲家庫塔格,也曾是梅湘的學生。他的作品不拘泥於傳統技法與和聲語言,展現出跳脫曲式、音色與織體的自由風格。而艾馬爾本次來臺,將為樂迷帶來庫塔格自1973年就創作至今的《遊戲》,能明確聽見庫塔格獨樹一幟的音樂特色。
為致敬明年即將百歲生日的匈牙利作曲家庫塔格(György Kurtág),艾馬爾本次來臺,以其創作超過半世紀的《遊戲》(Játékok)曲集為演出主軸,將巴赫的《平均律鍵盤曲集》、舒伯特的「蘭德勒舞曲」穿插演奏,翻玩當代與經典的聲音美學。這套曲目是艾馬爾本次亞洲巡迴的獨家選曲,其中庫塔格《遊戲》更是尚未出版的全新創作。
4.jpg-1-820x1024.jpg)
由於庫塔格認為傳統的鋼琴教學法缺乏實驗自由,容易壓抑玩樂和好奇心。因此,他藉由觀察孩童首次接觸鋼琴時的自然狀態,著手為初學者創作鋼琴教本《遊戲》,鼓勵演奏者以直覺、甚至帶有戲劇性的方式來體驗音樂。其中就包含了許多前衛演奏技巧(例如用拳頭或手掌演奏),以及向音樂家前輩或當代角色致敬的曲目(例如將德布西《棕髮少女》改寫為〈暴怒的棕髮少女〉)。玩心與巧思兼具,讓演奏者在彈琴時不斷發現彩蛋,更讓聆聽者得以津津樂道,宛如一場「遊戲」。
《遊戲》至今一共出版十冊;由於曲集中包含大量特殊演奏指示,庫塔格的鋼琴家妻子瑪塔(Márta Kurtág)總是擔任創作上的協助者。然而2019年瑪塔過世,庫塔格的創作一度面臨中斷。
對此,艾馬爾在訪談中表示:「庫塔格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彈琴,而瑪塔也已經不在了…… 因此我把雙手交由他指揮,這樣他就可以再次聽見自己的作品。」於是在兩人緊密合作下,《遊戲》第十一冊的部分內容終於完成,並且將在本次獨奏會上呈現。對明年即將百歲的庫塔格來說,無疑是最深刻的致敬。
除了《遊戲》,艾馬爾本次也將帶來巴赫《平均率鍵盤曲集》和舒伯特「蘭德勒舞曲」,並與《遊戲》穿插演奏。透過艾馬爾的精緻琴聲,三套曲目一次呈現,保證讓聽眾大飽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