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影音遺產日 臺灣音樂珍貴錄音首次公開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因疫情影響,臺灣音樂館以線上策展方式響應「世界影音遺產日」,展示珍貴的盤式錄音帶及黑膠唱片歷史錄音,推出陳達、席慕德、温隆信、葉綠娜等錄音單元,公開多筆臺灣音樂歷史錄音檔案,20日於臺灣戲曲中心舉行開展記者會,文化部次長蕭宗煌及本次主題人物聲樂家席慕德、鋼琴家葉綠娜等人也親臨現場。

聲樂家席慕德、鋼琴家葉綠娜兩人分別於2017和2018年捐贈畢生音樂文物予臺灣音樂館,從線上展聆聽自己三、四十年前的演唱演奏,每一首歌背後都是一則故事,承載著愛與回憶,感動萬分。葉綠娜於現場分享此次展覽之三首錄音檔的時代記憶,對於展覽中得以呈現不同時代的臺灣音樂作品感到欣慰與肯定。現場另一個驚喜是恆春民謠館的吳登榮老師帶著月琴,現場演唱從陳達一路傳承下來的恆春民謠,展現民謠與土地連結的深切情感。

▲國立傳藝中心主任陳濟民(左起)、吳登榮老師、聲樂家席慕德、鋼琴家葉綠娜、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臺灣音樂館主任翁誌聰、簡上仁老師及貴賓合影。 (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表示,繪畫、雕塑等文物典藏都有很長的典藏保存歷史,「聲音」直到近代出現錄音技術之後才得以被記錄。此次展覽展現1960年代民歌手陳達演唱的傳統恆春民謠、1970年代臺灣作曲家温隆信獲得荷蘭國際現代音樂作曲比賽的創作、1980年代在國際發光發熱的知名女聲樂家席慕德,以及雙鋼琴夫妻檔葉綠娜與魏樂富的演出等珍貴歷史錄音,實屬難得。

國立傳藝中心主任陳濟民表示,「臺灣音樂珍貴錄音線上展」策展靈感從臺灣音樂館接獲捐贈的音樂文物為主,歷史聲音得以藉由錄音技術保存至今,並透過科技的力量原音重現,呈現臺灣音樂豐富多元的面向。臺灣音樂館主任翁誌聰表示,臺灣音樂館作為臺灣音樂的守護者,首次採線上策展的方式,公開多筆臺灣音樂歷史錄音檔案,讓世界各角落的人們,在防疫期間一同回顧臺灣過往美好的樂聲。

▲鋼琴家葉綠娜 2018年捐贈畢生音樂文物予臺灣音樂館。 (圖/文化部提供)

1968年民歌採集運動錄音,是由德國東亞研究院跨國捐贈予臺灣音樂館的珍貴史料,帶領大家回到陳達恆春的老家,聆聽質樸的《思想起》;席慕德是首位以非德籍身份參與德國文化機構選派至東南亞巡迴演唱德國藝術歌曲的藝術家,本次展出席慕德音樂生涯各時期精選錄音;温隆信1975年創作《現象Ⅱ》,獲得荷蘭高地慕司國際現代音樂作曲比賽第二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作曲家;知名雙鋼琴夫妻檔葉綠娜與魏樂富,兩人於當時的西德錄製《青春舞曲》黑膠唱片,為兩人首張雙鋼琴出版專輯,當年亦委託臺灣作曲家盧炎創作雙鋼琴作品並收錄進專輯,推廣國人作品不遺餘力。

▲國際知名女聲樂家席慕德出席記者會。 (圖/文化部提供)

臺灣音樂館在「重建臺灣音樂史」的政策支持下,已連續4年與國際接軌同慶「世界影音遺產日」,今年因應疫情影響,首次採線上策展方式,已登錄於「世界影音遺產日」官網,從珍貴的歷史老錄音出發,透過創新的線上策展向國際發聲,賦予臺灣音樂更久遠的新新生命。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