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石劇團音樂劇「含笑花-陳進」 精彩呈現台灣第一位女性藝術家陳進的跨世代身影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由大媒體新聞網、譯嘉傳媒有限公司及頑石劇團所共同主辦的音樂劇「含笑花-陳進」,9月17日假台中市港區藝術中心正式登場,這是台灣第一個以陳進為藍本的戲劇演出,受到社會大眾廣泛的關注與重視。這也是台灣第一位女性藝術家陳進跨世代身影的影像紀錄,為此活動的策畫與演出的精彩呈現,寫下團隊展演的重要史實歷程。

頑石劇團總監暨導演郎亞玲表示,1907年日本統治台灣的年代,台灣新竹誕生了一位奇女子陳進,她是台灣第一位女畫家,第一位留日女畫家,也是一生備受殊榮的藝術家。她年方十八,便負笈東京習畫,師承了當時日本最著名的美人畫大師,兩年後,1927便獲得了「台展」入選,成為享譽東瀛的「台展三少年」之一(另二位為林玉山、郭雪湖)。1934年,更以台灣人的身份,獲得日本官方美術的最高榮譽-「帝展」入圍,成就超越當時許多同樣背景的男性畫家。頑石劇團歷經兩年製作的音樂劇《含笑花-陳進》,乃以她五十歲以前不平凡的際遇與人生為藍本。

▲謝幕。(圖/唐天攝,頑石劇團提供)
▲謝幕。(圖/唐天攝,頑石劇團提供)

陳進從事的藝術創作,以日本當時的主流「膠彩畫」為主。 而她以家人為藍本的人物畫,打破殖民社會以「和服」為貴的慣例,身著漢服,揭示了自我族群的認同與自覺,但也因此被當時日本極具權威的藝評家批判。如她一幅名為「含笑花」(台灣鄉間常見的香花)的作品,是她於1933年擔任臺展審查員時的作品,可見左側身著藍色旗袍的女性手攀樹上的花朵,與右方手持人偶的孩童相視的畫面,雖只是臺灣鄉間即景,卻被鄙夷「不登大雅之堂」,但她忠於眼睛所見、耳中所聞,也不以為意。

陳進帶學生至排灣族部落寫生(唐天攝影,頑石劇團提供)
▲▼劇中,陳進帶學生至排灣族部落寫生。(圖/唐天攝,頑石劇團提供)

劇中另一主軸,是描述陳進為成就藝術之路,而堅持的「不婚主義」。根據當時禮俗,女子年過二十早已應當出嫁,陳進卻以「婚姻」將影響,甚至斷送藝術生命為由,拒絕了許多提親。1945年台灣光復,她從日本回到台灣,本想繼續作育英才,卻捲入「國畫正統」的論辯,一時之間,她的作品受到了民族主義者的打壓。創作低潮,卻成就了她一直耽擱的婚姻。此時她已年屆四十歲,四十三歲那年,她冒著高齡產婦的危險產下一子。陳進的藝術和人生,都充滿濃厚的「做自己」、「走自己的路」的堅持,她對周邊人事物的細膩觀察,讓她的作品與時代同步呼吸,而用她對民族、台灣虔誠的心,畫出最精緻的台灣婦女群像,為時代女性形象與生活剪影留下深刻美好的記憶。跳脫日本殖民威權時代的制約,呼應了土地與人文的真摯情感,表現出始終忠於自己,與內在靈魂的召喚。

陳進一心赴日習畫(唐天攝,頑石劇團提供)
▲陳進一心赴日習畫。(圖/唐天攝,頑石劇團提供)

全劇以陳進五十歲舉辦生平第一次的畫展作為開場,接著以倒敘手法,追溯她不凡的藝術之路。從少女時代的立志學畫、展開東瀛求學經過、獲得台日美術最高榮譽、回台教書、二戰爆發赴日、台灣光復回台、捲入正統國畫之爭、結婚生子、苦於胃疾、虔心向佛…………。她人生變化的每一步都扣人心弦,而劇中每首歌都是她心曲的寫照,如《藝術才是我一生的愛人》、《我始終知道我是誰》,都抒發著她對藝術的執著,和不畏困難考驗的勇氣。主題曲《含笑花》更以之比喻她平易近人、自然含蓄的性格,與不忮不求、芳香遠播的特質,在亂世中特立獨行,卻能允執厥中,成就一生的榮耀。

▲序場舞蹈(唐天攝影,頑石劇團提供)
▲序場舞蹈。(圖/唐天攝,頑石劇團提供)

秉持著陳進對生命的熱愛、對藝術的執著,新世代的女性,相信必能從音樂劇《含笑花-陳進》一劇中,感受到時代遞嬗,女性的地位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優秀的女性藝術家比比皆是,女性可以選擇自己的路,披荊斬棘,創造另一個「不朽」。本劇將於10月1日晚上7點30分,將在新竹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演藝廳演出第二場,採免費入場,歡迎民眾前往觀賞這難得一見的音樂劇「含笑花-陳進」。

▲演出海報(連芳秀設計,頑石劇團提供)
▲演出海報。(連芳秀設計,頑石劇團提供)

 

相關連結:突破開創 膠彩典範 陳進的美麗人生 演講與座談會專家觀點傳頌 熱烈迴響

相關連結:傳遞香火 聚焦光熱 臺灣前輩藝術家陳進與當代女性對話 激盪廣泛迴響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