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度金門世界遺產國際論壇   文化遺產與永續發展

▲金門世界遺產國際論壇順利展開。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金門縣文化局於3日在縣立體育場視聽室舉行「113年度金門世界遺產論壇-文化遺產與永續發展」,邀請澳洲遺產協會專家分享世界遺產國際最新保存觀念,並由金門在地文史專家闡述金門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價值,雙方同時聚焦於永續發展,討論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活化相關議題。

金門具有特殊地理位置與歷史背景,孕育出豐富且多元的戰地、閩南與僑鄉文化,並於民國91年成為我國世界遺產潛力點,至今仍持續推動各項參考世界遺產基準的保存工作。金門縣政府與澳洲遺產協會長期合作,多次邀請專家蒞金辦理世界遺產論壇與工作坊;不僅與澳洲申遺專家建立跨國情誼,更透過各年度不同的主題,使民眾進一步理解金門文化的價值以及和國際保存趨勢的重要關聯。

▲學者專家透過論壇進行觀點交流。(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學者專家透過論壇進行觀點交流。(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本次論壇並有來自台灣和金門在地的專業研究者如葉鈞培、陳榮文、談宜芳、吳健榮、林美吟、黃信穎、林建育等共同與會,文化局文資科顧孝偉科長代表金門縣政府歡迎各位專家蒞臨,也感謝鄉親們踴躍熱心的參與。

論壇首先由澳洲遺產協會副主席彼得‧羅米說明世界遺產制度及近期申遺趨勢;作為金門在地文史先驅的陳炳容老師則介紹金門古官道系列資產反映的金門文化價值;澳洲ICOMOS前主席珍·哈靈頓博士以實務案例解釋世界遺產地的管理與永續性,並分享不同關係人跨域合作的重要性。論壇同時邀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施國隆前局長和與會專家進行熱烈的討論。

▲出席國際論壇的國內外貴賓齊聚一堂。(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出席國際論壇的國內外貴賓齊聚一堂。(圖/金門文化局 提供)

下午場由金門縣采風文化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黃振良老師揭開序幕,以金門有形與無形文化的價值為題,清楚的梳理金門的文化發展與重要遺存的意義;彼得‧羅米先生接著就遺產地發展與管理過程,闡述《發展控制計畫》、《遺產保護計畫》和《遺產影響評估》扮演之角色,並分享許多澳洲的案例經驗;最後由金門大學建築學系曾逸仁老師分析金門文化遺產保存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可能的努力方向。與談階段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王維周老師,就各發表人的觀點,提出清楚的回應。

金門縣政府文化局表示,本次論壇為澳洲遺產協會專家睽違多年再度蒞臨金門,除說明世界遺產的新趨勢與管理實務的執行層面,並與金門在地文史研究者以及來自台灣的專家進行意見交流,重新對金門的世界遺產推廣注入活水;期望金門在地民眾重視並積極參與金門世界遺產的相關活動。

 

 

相關連結:打開名人書坊   金門文化局邀洪蘭演講   備受學子民眾歡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