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台灣國際藝術節 《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4月雲門登場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原訂於2020年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的演出作品-布拉瑞揚舞團《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受到疫情影響,延至今年重返舞台,4月23-25日於雲門劇場演出四場。舞者們深入部落田調,將成年禮儀式精神轉化為舞蹈風景,透過編舞家布拉瑞揚的轉化,讓舞者深刻挖掘關於成長的意義。

新作《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探討阿美族部落階級成年禮的精神,是編舞家布拉瑞揚自2014年回台東後第七個創作,經過多年的沉澱與累積,受疫情影響而多一年的排練時光,並與臺東高中原住民藝能班學生一起參與演出,讓作品更完整也更深入。

布拉瑞揚在2017年走進台東阿美族部落,看到一群巴卡路耐(Pakarongay)年齡階層,大約是12—19歲的未成年人,除了負責一年四季部落的公共事務,也要跟著兄長上山下海,學習傳統技藝,以及不間斷的體力訓練。當體力不支,意志力動搖時,兄長們會牽起弟弟的手,唱出這首歌謠,「“aka katalaw ko cidal, aka katalaw ko’orad”(沒有害怕太陽,沒有害怕下雨)」。

▲布拉瑞揚舞團《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藝術總監布拉瑞揚・帕格拉法。(圖 張震洲/攝)

透過五年來的鍛鍊,巴卡路耐年齡階層用體力、用歌曲度過重重考驗這個情景,讓布拉瑞揚想起五年前決定回到台東成立舞團,因為害怕它永遠只是夢,就算戶頭只剩下不到2,000元,還是租下台東糖廠,開門排練。舞團花時間在部落,跟著耆老學習傳統歌曲,牽手跳舞,每年交出作品,台灣巡演外,也受邀至美、加、新加坡、北京、香港等。這五年來,舞團每一份子都像是巴卡路耐一樣,每天用歌舞勇敢的做自己。

《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作品名稱正是取自於阿美族教給未成年少年的這段歌謠,這段鼓勵青少年成長的道路不畏阻礙的信心喊話,成為作品最重要的核心內涵,也象徵著舞團的成長歷程。

自2018年作品《路吶Luna》開始,布拉舞團開始透過學習部落文化並轉化現代精神的田調經驗,而為了這次作品,舞者自2019年開始深入阿美族部落參加祭儀,經過一連串的參與也理解傳統儀式的精神與內涵,轉化為身體語言展現在這次作品中,以長在身體內的勇氣作為核心貫穿作品,透過作品回望自身,讓舞者思考長大的時刻以及成年的意義。

▲2021 TIFA 布拉瑞揚舞團《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記者會演出一幕。(圖 張震洲/攝)

舞者參與祭典的過程中,深入田調阿美族的部落祭儀的規範,認識阿美族特有的年齡階層制度,以其中的年齡階級「巴卡路耐」作為主要觀察對象,「巴卡路耐」意即「成為人之前」,即青少年預備組,為大約12-18歲的青少年,由於每年部落年祭皆含括各年齡階層的晉升儀式,巴卡路耐的晉升,正象徵著少年轉大人的成長認證,每年在此階層的青少年必須歷經一連串的訓練,如在早期年齡到達符合受訓的階段,就要強制參與並接受體能、精神與傳統技能的一連串訓練,含挑水、砍柴、山林與海洋採集、作戰訓練、祭典器物製作等包羅萬象。

透過身體訓練,也讓青少年學習在困境中體認到需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而舞者透過部落田野的過程學習並理解部落文化,再透過編舞家布拉瑞揚對舞蹈身體的當代轉化,也讓舞者深刻的挖掘自身關於成長的意義。購票洽OPENTIX(https://www.opentix.life/)(02)3393-9888

▲▼2021 TIFA 布拉瑞揚舞團《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記者會演出一幕。(圖 張震洲/攝)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