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 即日起國父紀念館展出

2022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2022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12日於國父紀念館博愛藝廊開幕,文化部長李永得親臨致詞。47位會員展出44件作品、33件著作,含括中西藝術史學、藝術批評、油彩、版畫、水墨、書法、視覺設計等多元面向,風格獨具,吸引許多民眾前往朝聖,場面熱烈。

財團法人台灣美術院文化藝術基金會於2010年創立,首屆院士大展《傳承與開創》即是在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舉行。截至今年院士成員已擴增至47人,皆為各領域的頂尖創作者與理論學者,具備豐富的學術涵養及獨特風格,並在美術教育領域卓有貢獻。

文化部長李永得致詞時特別感謝台灣美術院致力於臺灣美術發展的貢獻
▲文化部長李永得感謝台灣美術院致力於臺灣美術發展的貢獻。(記者 陳安婷/攝)

文化部長李永得致詞時特別感謝台灣美術院致力於臺灣美術發展的貢獻,且此次特展除了國內巡展,也規劃至國際展出,一定予以全力支持。李部長指出,文化部自2017年提出「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逐步完整臺灣美術的拼圖;此外,文化部也持續推動各項視覺藝術推展政策,包含近期的藝術品交易得採分離課稅,以及綜所稅執行業務者費用標準工藝家修正為美術工藝家,適用於美術工藝創作的藝術工作者,免稅額最高可達62%等。

台灣美術院董事長廖修平臺灣的現代藝術深切期待。
▲台灣美術院董事長廖修平對臺灣的現代藝術深切期待。(記者 陳安婷/攝)

台灣美術院董事長廖修平表示,台灣美術院以從事美術創作與理論研究、促進產學官合作、拓展國際與兩岸藝術交流及資源共享、推動並提昇臺灣美術發展為宗旨,藉由梳理戰後臺灣美術史料,進而加強厚實臺灣的藝術根基,期許未來能將臺灣的現代藝術被全世界看見。

前文化部長洪孟啟表示,由台灣美術院的院士身上看到傳承的精神,他們不僅作育英才,也透過美學教育提高臺灣整體社會氣質,藝術家間藉由創作技術的切磋及內涵的交流更上層樓,令人敬佩。前司法院長賴浩敏指出,藝術能表現臺灣心靈之美,我們也都需要藝術文化的薰陶,呼籲社會應該對藝術界更加支持。

洪根深《一縷白煙》,水墨設色。(記者 陳安婷/攝)
▲洪根深《一縷白煙》,水墨設色。(記者 陳安婷/攝)
▲黃光男《百事皆成喜》,水墨設色。(記者 陳安婷/攝)
▲黃光男《百事皆成喜》,水墨設色。(記者 陳安婷/攝)

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黃光男提到,台灣美術院是仿照日本、韓國及法國等,為提升及奠定文化臺灣藝術水準的民間藝術團體,同時赴海外推展臺灣藝術,台灣美術院如今已經是臺灣藝術的品牌,並且追求品質,最後方能發展臺灣藝術的品味。

台灣美術院院長江明賢表示,與其他臺灣美術團體不同,由董事長廖修平及名譽院士王秀雄倡議,先成立基金會方式來創辦美術院,以達到美術院的永續經營,主要是參考日本美術院的組織方式及傳統組成的。不僅遴選的制度嚴格,積極將院務向海外推廣,更規劃台灣美術院獎,期待未來在文化部的支持鼓勵下,進一步建立台灣美術院的美術館。

「2022台灣美術院院士大展」即日起至3月21日,於國父紀念館博愛藝廊及一樓文化藝廊展出,院士大展及藝術論壇即日起展開,詳見官網:www.yatsen.gov.tw

翁倩玉《廊橋淺秋》,水印木刻。(記者 陳安婷/攝)
▲翁倩玉《廊橋淺秋》,水印木刻。(記者 陳安婷/攝)
李億勳《臺灣飛行》,馬賽克鑲嵌。(記者 陳安婷/攝)
▲李億勳《臺灣飛行》,馬賽克鑲嵌。(記者 陳安婷/攝)
▲傅申《持山作壽對聯》。(記者 陳安婷/攝)
▲傅申《持山作壽對聯》。(記者 陳安婷/攝)

 

相關連結:台灣美術院十週年院士大展 國父紀念館2020年重量級展覽登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