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臺北街角遇見設計   忠孝東路6處街頭裝置作品   發掘東區魅力故事

▲臺北街頭遇見設計活動,參與文化人展現東區亮麗特質。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2023臺北街角遇見設計」作品,13日正式亮相,今年臺北街角遇見設計以「東區,直直走」為主題,探索忠孝東路上蘊藏的設計能量,打造6座獨具特色的設計藝術作品,以多元設計手法和現有的地域樣貌互動,從全新的視角回顧忠孝東路商圈突出的文化特色和歷史故事,更喚起人與地方之間的情感記憶,展期至11月19日,歡迎民眾來一睹東區的有趣設計。

台北市文化局蔡詩萍局長出席開幕活動時表示,臺北市自2016年獲選世界設計之都後,持續將設計融入城市中,這些年來在城市巷弄、公園中等不同地點中都可看到風格主題多元的精巧設計,讓生活充滿樂趣 ,文化局未來將持續推動街角遇見設計計畫,讓臺北每個區域的巷弄都充滿設計。

▲忠孝東路的街景設計讓東區的質感與品味為之提昇。(圖/台北市文化局 提供)
▲忠孝東路的街景設計讓東區的質感與品味為之提昇。(圖/台北市文化局 提供)

文化局自2013年起執行「臺北街角遇見設計」走遍臺北各地,在城市空間中透過各種創意視角,重新述說城市的生活故事。今年舞台來到了承載臺灣流行文化的「忠孝東路商圈」,在臺灣經濟起飛年代形成的東區,從一切最新的城市建設、商業公司、時尚前線的服裝百貨,到街巷裡溢出的青春活力,在忠孝東路的街頭充滿了各種故事與跨界色彩。今年活動以「東區,直直走」為主題,帶大家來到全臺灣最著名的大道之一:忠孝東路,並網羅平面設計、拼貼圖像、插畫、剪紙設計、劇場等6組跨領域設計師們攜手創作。透過他們的創作視角,以各異其趣的街頭裝置作品,橫跨各個時空節點,結合過去的故事與當代面貌,打造似曾相識卻與眾不同的新東區記憶。

文化局表示,在那朝氣蓬勃年代的忠孝東路商圈,阿波羅大廈、龍門大廈等富有個性的建築座落於大街上,高聳的大廈建構了人們對東區的印象。設計師郭欣翔觀察研究它們的窗型特徵、建築輪廓等細節,甚至是玻璃窗襯著環境光影所延伸的變化,進行解構後,以當代幾何線條與色塊為語言,將設計化作牆面上一種時代的印記,呈現建築橫跨時空的感受。此次設計師所選擇的六座建築體,各有其歷史意義,如被稱作「畫廊之城」的阿波羅大廈,於70年代落成,台灣畫派如李石樵、李澤藩等巨擘皆曾到此興辦畫展,當時的東區上畫廊看展就好似今日我們到電影院。

▲捷運地下道走道也呈現設計後的全新景觀。(圖/台北市文化局 提供)
▲捷運地下道走道也呈現設計後的全新景觀。(圖/台北市文化局 提供)

東區是整座臺北城裡最風華絕代的地方,藝術家姬以「東區各種流行商業文化記憶符碼」做為題材,透過誇張的廣告看板,把曾經的奇妙事物和專屬於這裡的樂趣記錄下來,將過去活絡的城區記憶再現於我們眼前。都會鬧市的嘻哈態度與能量,孕育出許多知名街舞教室,年輕奔放的氣息也能為每一個經過此處的人們注入生活能量。剪紙設計師25度在行人等候中島上,設計立面舞步教學裝置,藉由拼貼剪紙及撞色的配色,表現街頭舞者隨興跳舞的節奏及腳步,用各種舞姿,讓在這裡等候的人們發掘新的樂趣。東區曾經作為各種最新風潮的指標、人文品味美食的集散地,也是熱鬧夜生活的代表,不論潮流如何改變,那條「曾經的」大河一直持續地流動著,累積了大量多樣性的元素。設計師林容伊將臺北忠孝東路商圈承載的各時期背景搜集起來,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利用重曝似的拼貼手法,堆疊出屬於東區的輪廓面貌,以圖像向⼤眾介紹東區歷史變遷、以碎片式的記憶切角解構又重構了大眾對東區的記憶。

▲台北街角處處可見質量兼具的設計美感,讓民眾也為之駐足觀看。(圖/台北市文化局 提供)
▲台北街角處處可見質量兼具的設計美感,讓民眾也為之駐足觀看。(圖/台北市文化局 提供)

此外,2023年「臺北街角遇見設計」也陸續舉辦4場設計推廣活動,以城市走讀、深度講座形式,培養市民的設計思維,鼓勵民眾思考設計如何改變居住空間和城市環境,在漫步東區街頭藝術作品的同時,喚起人們對這個地區的情感記憶,共同締造臺北的共榮景象。

 

 

 

 

 

相關連結:基北北桃眷村文化節接力開跑 「歌未央」唱響眷村時代的城市記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