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臺灣戲曲藝術節   英雄現江湖   超時空論戲備受期待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臺灣戲曲中心年度大型品牌劇展「2023臺灣戲曲藝術節」,由國立北藝大張啟豐副教授擔任策展人,自4月6日至5月28日止,匯集12組戲曲及跨界團隊共襄盛舉,以「英雄˙超時空」之名匯聚臺灣戲曲中心,邀觀眾一起「芝山論戲」。這將是臺灣傳統戲曲界的重頭戲,在傳統與創新中尋求戲曲發展的新路徑,運用多元戲曲元素呈現創作、演出與觀戲的新視野。

▲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表達對本屆臺灣戲曲藝術節的多元內容節目呈現的期待。(記者 辛澎祥/攝)
▲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表達對本屆臺灣戲曲藝術節的多元內容節目呈現的期待。(記者 辛澎祥/攝)

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表示,「臺灣戲曲藝術節」自2018開辦至今已經第6屆了,雖然期間經歷了3年的疫情歲月,就如同每個故事中的英雄一樣,不懼艱難的走過冒險旅途,在傳藝中心積極策辦及參與團隊共同努力下,儼然成為臺灣傳統戲曲的指標型藝術節。戲曲中心今年特邀張啟豐副教授擔任策展人,以「英雄˙超時空」為主體規劃了一系列精彩節目,內容從傳統經典出發、發展到新編戲曲,不但首度規劃大小廳雙旗艦製作規格,在疫情後啟動首檔國際製作,邀請印度藝術家參與演出,更從劇場內走向劇場外,以前衛實驗的沉浸式跨場域遊走劇場徹底解密臺灣戲曲中心,透過多元戲曲的風貌壯大文化內容、展現文化自信。

▲策展人張啟豐細敘臺灣戲曲藝術節各劇團的演出特色,清晰生動。(記者 辛澎祥/攝)
▲策展人張啟豐細敘臺灣戲曲藝術節各劇團的演出特色,清晰生動。(記者 辛澎祥/攝)

策展人張啟豐副教授表示,「戲曲絕對不缺乏英雄,相應而生的,也有反英雄、孤獨英雄、悲劇英雄,甚至違反正義的英雄、沒有英雄特質的英雄。今年臺灣戲曲藝術節以「英雄」為引,策畫12檔傳統與跨界並陳的戲曲節目,各自以不同時空背景和思維提出詰問,描繪出不同以往的英雄面貌。

▲劇團的片段演出緊扣年節氣氛。(記者 辛澎祥/攝)
▲劇團的片段演出緊扣年節氣氛。(記者 辛澎祥/攝)

「2023臺灣戲曲藝術節」首度推出大廳加小廳雙旗艦製作,大表演廳旗艦秀琴歌劇團與阮劇團合作,以東寧王朝歷史為本,由資深劇場編導王友輝以女性視角重新詮釋,秀琴歌劇團三巨頭張秀琴、莊金梅、米雪,與金獎組合張孟逸、古翊汎聯袂打造本屆史詩旗艦大作《鳳凰變》;小表演廳旗艦則由曾二度獲得傳藝金曲獎最佳年度演出獎得主的真快樂掌中劇團,帶來全新編創作品《壵》(音同壯),打破表演者與觀眾對立的劇場形式,並藉由表演者、戲偶、觀眾三方面的視角,建構出「臺前」與「臺後」生命迭起的精彩故事。

▲客家戲曲的演出有著深邃的情感內涵。(記者 辛澎祥/攝)
▲客家戲曲的演出有著深邃的情感內涵。(記者 辛澎祥/攝)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也將首度策辦臺灣戲曲藝術節首檔沉浸式跨場域製作《和合夢》,明日和合製作所將引導觀眾穿梭古今,在臺灣戲曲中心各處游走,創造有別於過往的戲曲觀演體驗。三檔重磅製作為今年的藝術節鳴鑼起演。除了雙旗艦製作,策展人在邀集節目時更鼓勵各個劇團向英雄發起「挑戰」,剖析英雄的本質、拆解並再定義英雄概念。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少年英雄》取材自客家三雄之一姜紹祖的生平,探討抗日英雄在剛毅果敢外表下那不為人知的一面。

▲國光劇團的名角搭檔演出格外受到矚目。(記者 辛澎祥/攝)
▲國光劇團的名角搭檔演出格外受到矚目。(記者 辛澎祥/攝)

另外,臺北新劇團則以戲中戲形式創造嶄新的戲曲音樂劇《戲裡戲外》,展現出大時代中小人物不畏強權,逆襲人生的英雄氣概;一心戲劇團《狩瘟殘書》則是在後疫情時代對人心良知和價值觀提出敏感質問,以舞臺映照真實社會,重新思考善惡黑白。國光劇團的《誰是英雄?》串聯經典傳統戲,以多段劇情叩問英雄的定義與價值;臺灣國樂團與合作社結合國樂與新馬戲,帶觀眾穿越時空回到百年前的大稻埕街市。

▲臺灣戲曲藝術節的主辦單位與劇團代表合影留念。(記者 辛澎祥/攝)
▲臺灣戲曲藝術節的主辦單位與劇團代表合影留念。(記者 辛澎祥/攝)

 

相關連結:傳藝中心「駐團演訓計畫」第1屆結業習藝生 4年功成梨園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