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臺灣文博會地方主題館「野化論」 在最野的地方直擊臺灣生命力

▲臺灣文博會野化論直擊臺灣在地文化生命力。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2023臺灣文博會展期倒數計時,文化部特別推薦大家利用假期,到空總、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松山文創園區、華山創意產業園區及花博爭艷館等文博會5個主展區及其他5個副展區,看展、買文創一次滿足。其中,文化部建議可從松菸的地方主題館「野化論」作為起點,從瞭解何謂地方、成為地方,到感受地方,度過最「地方感」的中秋連假。

地方主題館「野化論」入口以最富臺灣味的民間廟會與婚宴喜慶場合常見作為表演載體的舞台車做為入口意象。主視覺則由作品涵蓋廣多個領域、屢獲國內外設計大獎肯定的洋蔥設計擔綱,鮮豔、高彩的背景與線條,帶出了臺灣多元、活潑的文化特質。

▲地方的神明文化帶來信仰與文化融合的特色。(圖/文化部 提供)
▲地方的神明文化帶來信仰與文化融合的特色。(圖/文化部 提供)

策展人方敘潔從媒體跨足展覽,在地方創生的報導領域探索多年,為了妥適表達地方精神,她在當代生態學裡找到靈感「野化」。方敘潔在展覽論述裡寫道,「野化,是尊重源於地方的力量與初始生猛的狀態,讓從土地生長的自然與文化,以更能循環生生不息的生態系現身說法。」

展覽以跳浪穿山、跨域盛典、野化推手及野生捕貨為4大主軸,彼此環環相扣回應「野化」的觀點。首先是「跳浪穿山」,從海洋視角出發,談臺灣的自然條件,以及人們如何從中與自然協作、締結關係,包括阿美族為海洋魚類命名的知識體系,以及構樹成為佐證大洋洲南島語族起源於臺灣的「出臺灣說」重要證據,也讓臺灣位於海洋文化核心的角色不言而喻。

▲縣市地方館的史實敘述與呈現,帶給民眾新的視野。(圖/文化部 提供)
▲縣市地方館的史實敘述與呈現,帶給民眾新的視野。(圖/文化部 提供)

第2展區「跨域盛典」,講述臺灣各個族群如何在日常信仰、飲食、音樂和文字當中,展現對外的連結與包容。第3展區「野化推手」,則以6組地方團隊為個案研究,透過如望遠鏡的視野將關注擴及整體文化生態圈,並以顯微鏡的視角深掘地方關鍵推手的運作機制,參觀者可以從符合團隊精神的代表性物件、精采照片及主題影音,看見這些在地方持續運作的團體組織,如何循序建構當代共生協作、設計轉化的生命力。最後的「野生捕貨」區,特別攜手呈獻臺灣地方物產風格的「神農生活」,集合深具臺灣地方魅力的各色產品。

 

 

 

 

 

相關連結:台灣大車隊攜手2023台灣文博會打造移動展覽館    讓城市街道成為文藝伸展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