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8日舉辦2025國際工藝論壇暨研討會,透過分享來自多國的工藝文化,深入探討剖析工藝與生活之間的連結,引領與會者認識工藝技藝的精湛,感受工藝創作者對生活細節的細膩觀察與長年投入,實踐一種簡單而充滿智慧的生活美學。本次論壇邀集國內外頂尖專家、學者與資深工藝從業者,透過專題演講與深度對談,共同探究工藝、文化與生活的連結,並從「慢活」價值出發,思索工藝如何融入當代日常,發展成每個人獨特的「工藝漫活藝術」。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2024年以「活工藝.工藝活」為核心推動工藝中心70週年紀念,今年提出「工藝70+1」倡議「漫活SLOHAS_是樂活事」,彰顯「工藝,是漫波快樂・生活事」的生活態度。在快速變遷的當代社會中,人們常忽略生活中的細節與質感,工藝,正是重建與生活本質連結的重要媒介,如臺灣工藝先驅顏水龍先生所言,「如何創造器具以達到用與美的功能來滿足更舒服、更美的生活,這就是工藝。」這句話深刻揭示工藝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本質,也闡明了「工藝漫活」的精神核心。

本次論壇陣容堅強,邀請來自臺灣、日本、泰國、印尼、韓國及丹麥等地,共11位重量級工藝專家與學者,包含來自臺灣的八方新氣創辦人王俠軍、自由落體公司董事長陳俊良及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校長邱上嘉,代表日本的則有東京藝術大學榮譽教授/赤塚流江戶蒔繪第十代傳人三田村有純、岩手大學教授田中隆充、多摩美術大學教授深津裕子、「京和傘」日吉屋第五代傳人西堀耕太郎,丹麥北歐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路威、泰國永續工藝美術學院副首席執行長Saengrawee Singhawiboon、韓國工藝設計基金會工藝文化產業團隊負責人徐允卿、印尼家具設計alvinT執行長Alvin Tjitrowirjo等專家學者,以專題演講方式分享其深耕工藝領域的實踐經驗與文化觀察,帶來一場跨文化、多面向的思想饗宴。

本次論壇以三大核心主題展開深度對話,首先是面向未來,探討在全球化與數位浪潮下,工藝如何保有文化核心、回應當代需求,並發揮其在永續與文化保存方面的角色;其次為創新發展,聚焦於材料、技術、設計與跨域合作等層面,思索工藝如何轉化為具創意與社會影響力的文化經濟力量,最後則是以擁抱大眾為題,重申工藝的生活根源與人文溫度,探索工藝如何深入人心、融入日常,建立全民共感與文化認同。

此外,9日將接續舉行研討會延續論壇主題,透過更深入的分組討論、案例分享與工作坊等活動,深化工藝實踐與「漫活SLOHAS_是樂活事」精神的理解,共同探索未來工藝的多元路徑與應用潛力。
本次2025國際工藝論壇暨研討會除是工藝中心2025臺灣工藝季系列活動的重點活動,亦是一場跨越地域與世代、引領生活文化新未來的國際交流契機,工藝中心期盼藉由這場思想與實踐並重的盛會,為工藝的永續發展與社會共好,繪製嶄新藍圖,讓工藝真正走進每個人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