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amping Asia正式啟動 16所院校共創舞蹈教育新風景

參與2025Camping Asia的學員熱情地在導覽行程時以肢體融入場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1)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N D)與香奈兒品牌共同合作的第三屆 Camping Asia,11月10日在北藝中心正式啟動,匯聚歐亞16所藝術院校、逾130名學員與23位跨域藝術家,構築兩週的「未來藝術學苑」,以國際舞蹈營與舞蹈節的多重對話,探索身體、文化與創作的無限可能。

10日活動首日舉行開幕茶會,《洛伊.富勒:研究一下》的開幕演出,則象徵Camping Asia對跨世代藝術思考與創意實驗的持續追求。國際    院校的連年共襄盛舉,也促進當代藝術教育的理念交流。

2025Camping Asia啟動,來自16個院校的師生齊聚北藝中心。(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2025Camping Asia啟動,來自16個院校的師生齊聚北藝中心。(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北藝中心董事長王文儀表示,Camping Asia 不僅是一場舞蹈教育與創作的實驗場,更補強了肢體藝術鏈結,彰顯其作為所有表演藝術基礎的重要性。

臺北市立大學舞蹈學系講師、編舞家董怡芬,曾帶領學生參與臺、法的Camping,她觀察學生們回到亞洲、回到主場,明顯展現更強的主動性,因為他們想要讓世界看見亞洲的優點。而Camping Asia 對學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特別是有志投入創作的學生,更多學生則是在「衝擊」中拓展了舞蹈、藝術,甚至文化與國族認知的邊界。

今年將參與Camping Asia「舞動未來:給下個十年的舞蹈宣言」論壇,董怡芬與國際舞蹈圈長期交流,有感舞蹈教育普遍存在集體焦慮,公開論壇正是讓教育者彼此分享經驗、互相借鏡的重要平台,開啟對藝術與身體的想像。

2025Camping Asia學員們分組參觀北藝中心場館。(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2025Camping Asia學員們分組參觀北藝中心場館。(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營隊中唯一非表演相關科系的學員-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系學生,2023年和今年都有參與Camping Asia,身兼導師的視覺藝術家牛俊強表示,「學生特性明顯不同,對劇場抱著更多探索與好奇走進Camping Asia,想在原有的視覺藝術體制外找尋可能性。」師生對於今年英國藝術家班吉.瑞德(Benji Reid)同時擁有劇場與舞蹈經驗的攝影師身份,以及他結合劇場、舞蹈與攝影的跨域創作《即席寫真》(Find Your Eyes)備感期待。

2025Camping Asia啟動首日,16個院校的師生齊聚臺北,現場氣氛熱烈。(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2025Camping Asia啟動首日,16個院校的師生齊聚臺北,現場氣氛熱烈。(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課程之外,Camping Asia亦安排多場公眾參與活動,邀請觀眾一同走進藝術現場,感受身體語彙的多樣性與思辨深度。活動官方網站https://tpac.org.taipei/campingasia

 

 

相關連結:下一個世代的未來藝術學苑 Camping Asia 國際藝術家共創跨域未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