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國立歷史博物館自109年起,推出「史博藝術家日」專題網站,擇選典藏超過百件的5位藝術家及藏家,依序在其生日設定為該「藝術家日」,介紹藝術家生平、生活影像、藝術貢獻、與史博館之淵源及重要作品等,「史博藝術家日」推出之後獲得民眾廣大迴響。5月適逢水墨藝術大師張大千的生辰月份,該館特別對大師的畫風與藝術上成就表達正面敬意,受到正面關注。
張大千及長即於上海拜書法大家曾熙、李瑞清為師,習詩文書畫並沉浸在石谿、石濤與八大山人的藝術之中,以其為主,潛心臨古,廣泛吸收、掌握明清各家文人水墨風格與技法。造就他畫風格局廣大的三個重要因素:一是讀書,培養既精且廣的內涵;二是臨摹,攝取前人累積的經驗;三是旅遊,開拓過人的氣度胸襟。1930年代後,遊歷大江南北、東疆西域等高山名勝,師法造化,成為他畢生藝術發展最大的資源。
在追求傳統繪畫精神表現的企圖下,張大千不斷地汲取新知,1941年即動念遠赴敦煌考古,臨摹千佛洞壁畫大小共276件,歷時兩年又七個月,使他上溯北魏唐宋精麗高古的描繪技法,邁入職業畫家的創作領域。至此畫作敢於用重彩重色,色澤濃豔,敷染醇厚;同時受敦煌佛教藝術宏偉輝煌所啟發,挑戰尺幅巨大、經營繁複的創作,1945年完成《大墨荷通屏》即受此影響。
之後他多年旅居海外,曾於1956年與畢卡索見面,切磋畫藝,接觸到新文化與新視野。在時代氛圍引發之下,開始將西方抽象主義的理念消化吸收,應用到傳統水墨畫上並成功轉化,開創出富有現代感的潑墨潑彩畫風,拓展了面的形式與用水的技法。晚年更將此與各種皴點線條結合,集其大成;揉合了中西,在具象與抽象之間自由穿梭。因此,其藝術創作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中西藝術交流的一些重要成果,含藏著重大的文化意義,被畫家徐悲鴻讚為「五百年來一大千」,值得後人推崇與研究。
國立歷史博物館與張大千晚年接觸甚密,1958年張大千來臺首度開始在史博館舉行「張大千先生國畫展」,由于右任主持開幕儀式。爾後雙方互動頻繁,史博館成為他藝術作品發表的重要平臺,如新作泥金地《潑墨山水》、《黃山前後澥》及《長江萬里圖》等;1981年張大千更響應史博館《寶島長春圖》巨畫的構想,擔任第一位開筆的畫家;1983年《廬山圖》完成後在國家畫廊展出,轟動一時。
迄今60餘年間,史博館在海內外籌辦大千近作展、回顧展、紀念展不下二、三十場,是其生前身後舉辦展覽最多的博物館。出版方面有《張大千書畫集》8冊、歷次展覽圖錄及研究專書等多達30多本,也是出版相關資料之冠。時至今日,史博館典藏張大千書畫創作227組件,多為旅歐時期所作,精采展現其由成熟的寫意風格,演變至晚年潑墨潑彩的繪畫藝術發展歷程。史博館特將其生日當天定為藝術家「張大千日」,紀念這位世界知名的近現代重要畫家,並為延續這段情誼,持續推動展覽策畫,累積資料與研究成果,發揮博物館典藏、展覽、研究、教育等文化能量。
史博館館長廖新田表示,為持續推廣「史博藝術家日」,網站也同步進行優化與擴充,新版網站首頁分別集結藝術家作品以動態旋轉同心圓呈現設計,象徵生生不息。史博館秉持「修館不休館,服務不打烊」精神,滿懷敬意與感恩持續推動本計畫,以表彰每位藝術家及藏家對藝術界的貢獻,推出後亦為民眾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