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臺灣工藝節   在前人的肩膀上  看到工藝更遠的未來

▲臺灣綠工藝精神的推廣與落實是工藝中心的重心。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6月5日是臺灣工藝節,一個屬於工藝人的重要節日。臺灣前輩藝術家顏水龍可說是臺灣生活工藝運動的啟蒙者,提倡工藝教育、傳承與思行用的工藝精神,被尊譽為「臺灣工藝之父」。 以顏水龍做為精神象徵,兼具代表性、時代性、主體性、本土性與教育性,經各大工藝團體代表與先進有共識訂定顏水龍的生日(6月5日)為「臺灣工藝節」,這是節日的由來。

▲工藝中心主任張仁吉強調臺灣工藝節是屬於工藝人的重要節日。(記者 辛澎祥/攝)
▲工藝中心主任張仁吉強調臺灣工藝節是屬於工藝人的重要節日。(記者 辛澎祥/攝)

國立臺灣工藝中心主任張仁吉表示,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到工藝更遠的未來。工藝中心以健全工藝產業生態系為目標,從生產端、平臺端至消費端(包含材料、人才、研發生產、通路市場等環節),透過跨域、跨業、跨部門之互助分工,改善整體工藝產業環境,以系統性、全面性的作法,促進臺灣工藝文化產業發展。

▲工藝教育的啟發與傳承是重要的課題。(圖/工藝中心 提供)
▲工藝教育的啟發與傳承是重要的課題。(圖/工藝中心 提供)

張仁吉主任指出,我們倡議「自然、循環、平衡、寬容、生命力」的綠工藝精神,推動工藝資源復育、循環工藝(陶癈、農/漁/工業癈料等)以及修復工藝等新興計畫,呼應當代生態、永續的趨勢議題。更以Craft for All的理念,針對學齡對象,推動工藝校園扎根,工藝融入教學;針對長者族群,以工藝作為社會處方箋,用工藝陪伴、療癒長輩;針對全齡大眾提供工藝學校、工藝行旅、工藝租賃等線上/線下的學習、消費和休閒體驗,以工藝帶動教育、體驗及社會經濟發展,誘發工藝跨接生活產業,同時關照地方工藝、瀕危工藝的傳續,發展臺灣當代工藝的多元價值。

▲臺灣工藝與臺灣生活文化運動的融合有密不可分的連結性。(圖/工藝中心 提供)
▲臺灣工藝與臺灣生活文化運動的融合有密不可分的連結性。(圖/工藝中心 提供)

正在展出的「臺灣工藝百年進行式」,梳理1921年迄今臺灣工藝發展的百年光譜,早期奠基於生活、信仰的需求,歷經地方工藝產業振興、工藝外銷經濟、近現代社區總體營造、美術工藝創作、工藝與設計跨界,到當代強調自然、循環、平衡、寬容、生命力等綠工藝精神…等,6月5日臺灣工藝節,我們感懷前人的努力與積累,更肩負工藝的永續發展為重要使命,可謂臺灣工藝節的重大意義,也是工藝人的使命,對工藝中心主任張仁吉來說,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到工藝發展更遠的未來,更是工藝政策施行的重要指標。

▲臺灣工藝所代表對環境生態的重視,意義重大。(圖/工藝中心 提供)
▲臺灣工藝所代表對環境生態的重視,意義重大。(圖/工藝中心 提供)

 

 

 

相關連結:「生活工藝誌」封面人物蕭青陽    與收藏器物背後的工藝與真實講座將登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