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蔡麗秋/採訪報導】
近年來單眼相機的消費市場平民化和技術數位化,大大影響許多退休人士的生涯走向,放眼望去可見許多喜愛學習的退休族,開始用相機記錄生活。其中一位就是今年台北南山廣場幸福攝影比賽首獎得奬者-蔡美珍。

蔡美珍,在自己故鄉澎湖開始教職工作後,就對攝影產生興趣,雖然在資訊缺乏的時空背景,仍買下第一台相機開始實拍自學,那時還在彩色底片機時代。民國77年在偶然的攝影比賽以作品「春望」得到佳作肯定,更使她對於攝影念念不忘,終於在民國101年退休才有機會再次與新時代攝影做學習接軌。藉由社大學習蝴蝶生態開始走出戶外、攝影學會各式主題學習和榮銜賽制的參與,學習數位攝影的技術和美學修圖表現,循序漸進成長,近十年的投入攝影,風格的表現已由各項主題攝影而演變為自我藝術創作的思考演繹,已與向來條理式與理性的自己有所不同。

蔡美珍表示,她的外子同樣為教職,退休十分積極於攝影,美學感受更是敏銳,因此平日生活裡絕不無聊,攝影讓他們成為彼此最好的陪伴者,變成是夫妻退休生活中最主要活動,更是幫助他們實踐人生的動力來源。

「拍了那麼多照片後要做什麼?」蔡美珍的朋友常會這樣問她,她認為人生重要的是「過程」,而「多走動」更是讓她能發掘到許多不同的攝影構圖和想法。
攝影讓她活用了所學到的各種知識,也讓她開啓走動生活,見識到世界的奇妙與精采,真正實踐教科書上的知識,給她更多探險的勇氣和渴望。她說:「攝影帶來的動力,也讓我深深體會凡事有了興趣、有了動機,就會有解決的辦法,也沒有完成不了的事。」

在現今各種攝影競賽以及各式攝影類型的榮銜審議,蔡美珍認為,沒有所謂的好與不好。因為各樣的模式,都能提升自我攝影能力,在今年初甫取得台北攝影學會碩學榮銜資格的她,認為如此學習方式是一個讓退休人聚焦攝影學習、精彩生活、延緩進入老化的好方法。在她的有生之年,尤其是在自己還能走得動歲月裡,攝影仍會是她生活中的一大部分,陪伴著他們夫妻走過更精彩的人生。
